高市早苗成日本首位女首相
【高市早苗成日本首位女首相】东京永田町,日本政治的心脏,一场创造历史的权力交接正在平静地进行。高市早苗在首相官邸前的身影,终结了日本男性垄断最高政治权力的历史。10 月 21 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获胜,正式成为日本第 104 任首相,这也是日本历史上首位女性首相。64 岁的高市早苗在此次选举中获得了众议院过半票数,标志着日本政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当地时间 10 月 21 日下午,日本国会众议院举行首相指名选举。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第一轮投票中即获得过半票数,成功当选日本第 104 任首相。根据日本宪法规定,当众参两院的首相提名结果出现分歧时,将优先采用众议院的提名结果,尽管参议院的投票仍在进行中,高市早苗已事实上锁定首相之位。此次当选不仅打破日本男性对首相职位的百年垄断,更实现了其家乡奈良县首位首相的历史突破,双重意义让这场权力交接备受瞩目。
高市早苗的拜相之路,关键一步在于与日本维新会的 “最后时刻牵手”。10 月 20 日,即在首相选举前一天,她与日本维新会代表吉村洋文举行党首会谈,正式签署联合执政协议文件,为选票争夺战注入关键筹码。据统计,自民党党团拥有 196 席、日本维新会党团占据 35 席,加之众院无党派议员党团 “有志・改革之会” 中约 4 人的支持,合计票数成功突破众议院半数门槛。这场临危组建的政治联盟,成为她逆转局势的核心力量。
高市早苗 1961 年出生于奈良县普通家庭,神户大学毕业后进入松下政经塾学习,为从政奠定基础。1993 年,她首次当选众议院议员,正式踏入政坛,此后辗转新进党等党派,最终归入自民党。因其与前首相安倍晋三理念相近、关系密切,被日本媒体冠以 “女版安倍”“安倍女孩” 的标签,安倍本人也多次称赞她为 “保守派之星”。她的仕途历经多岗位锤炼:2006 年首次入阁担任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2014 年起两度出任总务大臣,不仅是首位女性总务大臣,更是该职位迄今在任最久者。而此次当选自民党总裁与首相,是她第三次冲击自民党总裁职位—— 此前 2021 年败给岸田文雄、2024 年不敌石破茂,三度叩门终获成功。
高市早苗以极端保守右倾的政治立场著称。在历史认知问题上,她曾多次以内阁大臣身份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最近一次参拜发生在 202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日当天,引发广泛争议。军事与安保领域,她是修宪派核心人物,公开主张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推动日本获得宣战权,实现 “国家正常化”;同时主张大幅增加防卫预算,落地 “集体自卫权”,强化 “敌基地打击能力”,彻底偏离日本传统 “纯粹防御” 立场。此外,她还提出严格的 “外国人政策”,竞选期间曾声称 “奈良公园存在外国人踢鹿现象”,遭公园方面否认后仍未收回言论,引发舆论批评。
高市早苗的登顶之路布满荆棘。10 月 4 日当选自民党总裁后,依托自民党与公明党长达 26 年的执政联盟,她原本胜券在握。但 10 月 10 日局势突变,公明党因与高市在修宪、安保等政策上分歧巨大,宣布退出联盟,自公联盟正式破裂,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明确表示 “绝不投给高市早苗”。雪上加霜的是,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牵头组建 “在野大联盟”,原本 “走过场” 的选举瞬间变为激烈角逐。危急时刻,高市团队迅速与日本维新会达成合作,最终凭借新联盟的票数支持险中取胜,上演绝境翻盘。
尽管创造历史,高市早苗的执政之路已布满荆棘。政治层面,自公联盟破裂导致自民党在国会 “完全跛脚”,参议院席位不足将使重大法案审议举步维艰,党内对其 “搞砸联盟” 的批评声也持续发酵,分析指出日本可能进入政局动荡的 “多党化时代”。经济领域,她承诺以激进财政支出刺激经济,但此举将加剧日本本已高企的政府债务,而当前日本正深陷通胀高企、汇率波动、米价暴涨的民生困境。更严峻的是,支持她的原 “安倍派” 深陷 “黑金” 丑闻,如何处理这一触及党内核心利益的问题,成为对其执政能力的首场大考。
共同社报道显示,自民党计划于 10 月 24 日举行高市首相的施政方针演说,待下旬美国总统特朗普访日、APEC 南韩峰会等外交行程结束后,再安排在野党质询环节。高市早苗的当选,虽打破日本政坛的性别天花板,但这位 “女版安倍” 能否在复杂的政治棋局中稳住阵脚,破解内外困局,仍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