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放军这一表述非常罕见
【专家:解放军这一表述非常罕见】10月19日,澳大利亚军机非法侵入中国西沙领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实施跟踪监视、有力反制、警告驱离。专家指出,“有力反制”是非常罕见的表述,希望澳方读懂解放军对外声明,看懂解放军的警告驱离,不要一再蓄意“碰瓷”。中方声明虽短,却暗含深意。“有力反制”不仅是军事行动的总结,更是一种战略警示:中国有决心也有能力遏制任何侵犯主权的行为。专家呼吁澳方认清现实——解放军始终秉持着高度的克制与专业素养,但这绝不等同于软弱可欺。若某些势力一再无视规则、蓄意"碰瓷",妄图通过挑衅行为谋取不当利益,那么解放军后续的反制措施或将根据形势发展进一步升级,以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地区和平稳定。南海作为重要的国际航道与战略要冲,绝不应成为个别国家肆意表演"军事冒险"的舞台,更不能成为某些势力制造紧张、破坏和平的试验场。当和平与稳定遭遇蓄意挑战时,解放军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对国际规则与地区秩序的庄严捍卫,是对不负责任行径的有力回应。这一次,世界需要更加清晰、准确地听清中方维护和平、捍卫主权的坚定声音。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国防部于20日在官网发表声明,声称在10月19日当天,正在南海执行海上监视巡逻任务的澳大利亚皇家空军P-8A"海神"反潜巡逻机,与解放军空军一架苏-35战斗机发生了所谓"不安全且不专业"的互动。声明中还煞有介事地详细指出,这架隶属于中国军队的苏-35战机在执行正常任务过程中,于特定空域向澳大利亚空军编号为P-8A的海上巡逻机附近区域投掷了多枚照明弹,澳大利亚方面对此表达了强烈关切与不满。
此举被澳方认定为对正在执行正常巡逻任务的澳军机及其机组人员构成了潜在的安全风险,因为照明弹的突然投掷可能干扰军机的正常飞行操作,并对机组人员的视觉造成短暂影响。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此次空中接触事件中,并未出现任何人员受伤的情况,同时澳大利亚的P-8A巡逻机也未遭受实质性的物理损害,得以安全返回基地。“这起事件是澳大利亚近年来以类似措辞、公开谴责的一系列涉及对华军事接触或冲突中的最新一起。”新加坡权威媒体《联合早报》在20日的报道中如此评论道,暗示此类事件并非孤例,而是反映了当前地区安全局势中的某种复杂态势。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2月11日,澳方称,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一架P-8A“海神”海上巡逻机在南海进行所谓例行海上监视巡逻,与解放军一架歼-16战斗机发生了“不安全”和“不专业”的互动。随后,中方表示,澳大利亚军机未经中方允许,蓄意侵闯中国西沙群岛领空,侵犯中国主权,危害中方国家安全。中方采取驱离措施,正当合法,专业克制。而早在2022年5月,澳方同样派出1架P-8A反潜巡逻机进入中国西沙附近空域抵近侦察,不顾中方反复警告,连续逼近中国西沙领空,遭到南部战区海空兵力的警告驱离。
在解放军对外声明中,用语通常严谨克制,但“有力反制”的出现,被解读为中方对蓄意挑衅的容忍度已逼近红线。专家分析,这类表述通常意味着解放军采取了实质性、多层次的应对措施,可能包括电子干扰、近距离拦截或战术威慑等行动。而澳方所谓“不安全互动”的指控,实则是其无视中方警告、持续抵近侦察的必然结果。
事件发生后,澳大利亚国防部迅速抛出“中国战机投掷照明弹”的细节,试图塑造“受害者”形象。然而,历史记录显示,这已是澳方两年内第三次以类似借口炒作南海摩擦。从2022年5月抵近西沙,到今年2月歼-16拦截事件,澳方始终重复“侵入-遭反制-抗议”的循环。新加坡《联合早报》一针见血地指出,此类冲突已成为澳大利亚对华军事试探的固定戏码。
南海是国际航运要道,本应和平稳定,但部分国家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频繁派遣军机舰艇抵近中国岛礁。这种以“监视”为名的行动,实质是地缘政治的刻意挑衅。解放军依法驱离非法闯入的外方力量,既是维护主权的必要举措,也是守护地区安全的负责任行为。相比之下,澳方千里迢迢派遣反潜机深入他国领空,究竟是谁在制造风险?
因此,望澳大利亚读懂解放军的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