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店用玉米做燃料被指浪费
【烤肉店用玉米做燃料被指浪费】金黄的玉米粒在烤炉中噼啪作响,跳动的火焰上烤肉滋滋冒油。是独具匠心,还是浪费粮食?这场围绕玉米的争议,拷问着每个人心中对 “价值” 与 “浪费” 的界定。10 月 17 日,山东烟台 “林林烤肉” 店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展示其使用玉米作为燃料烤肉的特殊做法,随即引发全网热议。有网友直指此举浪费粮食,也有人认为这为玉米打开了新的销路。10 月 20 日,店长史先生回应称,部分玉米是从周边农户手中收购,甚至采购的是陈化粮,“不认为是浪费,而是帮助了农民”。这家已开业五六年的烤肉店,因此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别人用炭,我们用这个(玉米),火更柔、烟更静,所以肉里会有一丝淡淡的甜。”—— 这是 “林林烤肉” 在 10 月 17 日视频中打出的宣传语。这家位于烟台的烤肉店,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位列 “烟台市烤肉点亮榜第 3 名”,近 30 条好评中,不止一位顾客特意提到店内使用的玉米燃料并晒出照片。史店长介绍,该店五六年来一直使用玉米做燃料,初衷是认为这种方式更环保、健康,起初从外地采购,后来转为就近收购周边农户的玉米。
面对汹涌舆论,史店长在 10 月 20 日作出详细回应。他明确表示不认为此举是浪费粮食,反而是帮助农民打开了销路。据其介绍,店内玉米来源多样,一部分收购自农户,另一部分是陈化粮,且收购价不低于市场价。“虽然总量不多,但能帮农户解决销路问题”,史店长提到,已有顾客主动表示自家有玉米愿供收购。对于争议,他坦言开业以来从未间断,甚至有过投诉,但 “支持的声音还是更多”。
相关视频评论区里,网友观点形成鲜明对立。一方心疼粮食,认为玉米作为重要粮食作物,直接作燃料是极大浪费,尤其在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突出的背景下,这种消耗令人痛心。另一方则支持创新,认可其市场价值,认为此举为品质不佳或陈化的玉米创造了新消费场景,实现 “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的做法无可厚非。双方围绕 “粮食属性” 与 “资源利用” 的核心分歧展开激烈讨论。
争议的核心之一是玉米燃料是否 “环保健康”。有科普文章指出这一认知可能 “完全错误”,玉米作为有机质,燃烧时可能产生多环芳烃、杂环胺等致癌物,且玉米比表面积更小,比木炭更易不完全燃烧,反而可能产生更多有害物质。但另有数据显示,玉米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木炭低约 30%,基本不产生硫化物,灰烬还可作含钾有机肥。环保组织检测则揭示矛盾:烤 1 公斤肉需 2.5 公斤玉米,这足以满足 4 个成年人一天的主食需求。
使用玉米作燃料并非首次引发争议,此前大连等地烤肉店也有类似做法。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曾明确表示 “店家用粮食当燃料不可取,不提倡”。国家层面对此态度亦有明确导向,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政策背后是对粮食安全的深刻考量。业内观点认为,秸秆加工的颗粒燃料是更优选择,既能解决秸秆处理难题,又能减少污染,成本也更低。
从环保账本的正负两面,到粮食安全的底线考量,这场围绕玉米燃料的争议已超越单一商业行为。它折射出资源利用与粮食敬畏的平衡难题,也让 “何为合理消耗” 成为公众热议的社会议题。如何在创新经营与民生根本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正是这场争议留给我们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