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多行”实施首日 访港人流多
创始人
2024-12-01 17:27:57
0

香港新闻网12月1日电 (记者 徐嘉仪)12月1日,深圳市户藉居民赴港“一签多行”安排恢复,并扩展至持深圳居住证的非户藉居民,一年内不限次数往来香港,每次在港逗留不超过7天。当天是周末,口岸人流较多。在深圳,有人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在香港,未见大批“水货客”情况。

2009年,中央允许合资格深圳居民申请“一签多行”签注,惟2015年,特区政府评估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后,向中央提出以“一周一行”替代“一签多行”。这是“一签多行”时隔九年后再实施。据统计,超过1800万名深圳居民可申请签注。

在深圳罗湖区政务服务中心,陆续有内地居民办理不同签注服务。深圳非户籍居民黄先生准备办理签注后,立即起行。他说,搬到深圳很多年,一直没去香港,这次想到旺角、中环或维多利亚港看看,如果有喜欢的商品就会消费。

记者在港铁上水站月台所见,大批内地旅客带行李箱经落马洲及罗湖口岸搭乘东铁来港,当中不少是年轻人,车厢拥挤。

走访以往“水货客”聚集的上水新丰路,多家药房正忙著整理货物,店内堆满纸箱。其中一家连锁药妆店外,有约两三位满载而归的旅客正打开行李箱收纳“战利品”,街道未至堵塞,并未出现九年前的“盛况”。

来自深圳的吴小姐与朋友前来“入货”,行李箱内大多是面膜、化妆品、保健品,她对记者说,自己大概两三周来一次香港,香港进口商品质量有保证,平常家里缺药都会来香港买,恢复“一签多行”后会考虑常来。

从事服务业的上水居民史先生对记者说,不担心区内出现“水货客”的情况,“今时不同往日,网上购物这么方便,想买什么都能买到。”他认为,“一签多行”可带来更多人气,提振各行各业经济,才会有更多就业岗位,对普罗大众来说是好事。

“香港人可以每天北上购物,内地旅客来香港买些东西也很正常。”有药房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今日人流与过去的周末差不多,认为政策实施后还需要时间见效,店铺会按照旅客喜好增加货量。

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当天早上视察口岸交通情况,他表示,各单位已做好准备,务求使旅客有好的出行体验,欢迎各位深圳“一签多行”的旅客随时到港来⼀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则发表网志指,“一签多行”让深圳居民来港可以更方便、时间可以更灵活,对本地旅游、零售、餐饮等相关行业带来支持,也促进港深两地人员更便捷畅达的双向往来,让彼此经济和人文交流上更为紧密。(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