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知名进口药告别国内市场
【多款知名进口药告别国内市场】一款款曾经熟悉的药品正从药架悄然消失,跨国药企的战略调整与本土药业的崛起,共同重塑着中国医药市场的格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公告,宣布注销 80 个药品注册证书。这意味着,相关药品将在中国市场停止生产与销售。这次注销均为企业主动申请,并非因药品存在安全问题而被吊销。名单中超过 55% 来自外资药企或中外合资公司,涵盖了抗过敏、呼吸系统、糖尿病、肿瘤治疗等多个领域的药物,其中不乏一些市场知名产品。
10 月 15 日晚,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注销名单迅速引发业界关注。外资药企与本土药企的战略调整,成为这次批量退市的主要推手。近年来,国内医药产业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国家谈判等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发生深刻变化。本土公司快速崛起,跨国药企在华发展战略面临调整,一些知名进口药的命运由此改变。
名单中出现了多个曾经的市场明星产品。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注销了其氯雷他定片(商品名:可米)的批文。氯雷他定是一种常用的抗过敏成分,其原研产品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拜耳旗下的 “开瑞坦”。葛兰素史克的 “万托林”(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同样在列。作为经典的支气管扩张剂,它是哮喘和慢阻肺患者的重要急救用药。名单中还包含了辉瑞的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西安杨森的复方角菜酸酯栓(太宁栓)等知名药品。
观察发现,此次多家药企退市的产品,不少是已被纳入国家集采的品种。氯雷他定片(10mg 规格)曾是第四批国家集采品种,目前国内有超过 35 家企业生产,市场竞争充分。同样被纳入第四批集采的葛兰素史克 “万托林”,也已由多家本土企业中选。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勃林格殷格翰的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I)出现在即将开展的第十一批集采报量目录中,但企业此次主动注销了该产品相关批文,等同于提前放弃了参与下一轮集采的资格。
尽管一批知名药品退市,但对患者用药影响有限。目前,氯雷他定国内市场仍有梯瓦公司的进口产品以及众多本土企业的不同剂型可供选择。“万托林” 同样有梯瓦公司的进口产品和众多本土企业的不同剂型保障供应。这款复方降糖药 2024 年销售规模超 5 亿元,市场潜力巨大,除原研外,已有包括齐鲁制药在内的多家本土企业布局,竞争格局已然改变。
药品批量退市的背后,是中国医药产业加速升级的缩影。就在不久前,赛诺菲决定停止降脂药 “波立达”(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在中国市场的推广。该药在中国获批仅五年,停供主要是由于全球供应问题,以及公司心血管市场策略和管线优化。几乎同时,国家药监局发布新政策,支持境外已上市药品在取得我国批准证明文件后,对符合要求的获批前商业规模批次产品进口销售,以缩短进口药品从批准到供应我国市场的时间差。
医药市场的此消彼长,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昔日明星药的退场,背后是中国医药市场的成熟与变革。随着本土药企不断崛起,患者用药选择并未减少,只是换了不同的名字,不同的产地,相同的健康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