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突发恐怖袭击 多名部族领袖遇害 直指袭击者受”以色列政权”支持!
创始人
2025-10-21 04:02:29
0

伊朗突发恐怖袭击 多名部族领袖遇害

  【伊朗突发恐怖袭击 多名部族领袖遇害】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9日,伊朗东南部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突发恐怖袭击,多名逊尼派长老及部族领袖在袭击中遇害。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紧急发表声明,直指袭击者受"以色列政权"支持,并强调"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牢固的团结纽带绝不会被动摇"。这场血腥事件再次将中东地区的安全困境推至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据伊朗官方披露,袭击发生在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扎黑丹市周边区域。该省地处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三国交界,长期面临跨境武装渗透威胁。遇害者中包括当地颇具影响力的逊尼派宗教领袖哈吉·穆罕默德·卡西米,其生前多次呼吁不同教派摒弃分歧、共御外敌。"袭击者使用自动武器和爆炸装置,目标直指正在举行宗教会议的部族长老。"目击者回忆,袭击持续约20分钟,现场留下12具遗体和23名伤者。医疗人员透露,伤者中包括两名儿童,他们因爆炸冲击波导致内脏损伤。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声明中特别指出,袭击者试图通过"精准打击民族团结象征人物"来制造社会裂痕。数据显示,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逊尼派人口占比超30%,但什叶派与逊尼派近年来在反恐议题上合作日益紧密。此次袭击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7月31日,巴勒斯坦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德黑兰遭暗杀;2024年10月26日,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塔夫坦地区10名边境警察被"正义军"袭击身亡;2025年4月,伊朗专家会议成员阿巴斯·阿里·苏莱曼尼在北部马赞达兰省遭枪杀。这些事件呈现出明显规律:袭击对象从军政要员扩展至宗教领袖,袭击地点从首都向边疆省份扩散。

  "恐怖分子正在升级'斩首战术'。"中东问题专家阿里·礼萨指出,通过消除跨教派合作的关键人物,外部势力试图瓦解伊朗社会凝聚力。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伊朗境内针对部族领袖的袭击同比增加47%,其中83%发生在逊尼派聚居区。

  伊朗官方将矛头直指以色列。革命卫队声明强调:"从苏莱曼尼将军到今天的部族长老,每起袭击背后都有相同的资金链和情报支持网络。"2023年8月,伊朗曾公布94名涉嫌参与刺杀苏莱曼尼的美国公民名单,其中包括时任总统特朗普。这种"定点清除"与"代理人战争"的结合,正在重塑中东安全格局。

  袭击发生后,伊朗多地爆发反恐游行。在德黑兰大学广场,数千名学生高举"逊尼派与什叶派兄弟情谊永存"的标语,自发组成人墙保护附近的逊尼派清真寺。什叶派宗教领袖阿亚图拉·马赫迪·卡鲁比通过视频声明:"杀害长老的子弹,同样会射向我们的孩子。这是对整个民族的宣战。"

  民间自发的互助行动同样令人动容。扎黑丹市医院血库告急后,什叶派社区在3小时内组织了2000人献血;德黑兰至扎黑丹的公路上,民间车队免费运送伤员和救援物资。这种超越教派的行动,印证了革命卫队声明中"牢固的团结纽带"的现实基础。

  国际社会对此次袭击反应强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伊朗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努力。"约旦、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也发表声明,谴责袭击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袭击与伊朗核问题谈判陷入僵局密切相关。2025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报告显示,伊朗浓缩铀储量已突破《联合全面行动计划》限制的18倍。在此背景下,通过制造安全危机施压伊朗,已成为某些国家的策略选择。

  "恐怖袭击是地缘政治的延伸战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员丹尼尔·科恩认为,通过支持代理人实施"低强度冲突",既能消耗伊朗战略资源,又可避免直接军事对抗的风险。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伊朗安全部队已挫败23起跨境渗透企图,缴获的武器中67%带有西方制造标记。

  然而,这种策略正在产生反效果。伊朗议会近日通过《反恐特别法》,授权军方对境外恐怖组织基地实施"预防性打击"。革命卫队"圣城旅"已在伊拉克、叙利亚边境增派3个特种作战营,形成对潜在袭击源的包围态势。

  当扎黑丹市的硝烟逐渐散去,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浮现:如何终结"袭击-报复-再袭击"的恶性循环?历史经验表明,单纯军事手段难以根除恐怖主义。2012年伊朗核科学家遇刺后,安全部队虽摧毁多个袭击网络,但针对科研人员的威胁至今未绝。

  伊朗正在探索"软硬兼施"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加强与巴基斯坦、阿富汗的跨境反恐合作,2025年三国联合反恐演习次数同比增加40%;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合作消弭极端主义土壤,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项目已为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创造1.2万个就业岗位。"真正的安全不在于消灭多少敌人,而在于凝聚多少朋友。"德黑兰大学教授哈米德·雷扎的感慨,道出了破局的关键。当扎黑丹市的什叶派商人为逊尼派邻居修复被炸毁的店铺时,当德黑兰的医生自愿前往边疆医院支援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愤怒,更是超越仇恨的人性光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次对团结的坚守,都是对恐怖主义最有力的回击。当国际社会仍在为"谁该负责"争论不休时,伊朗人民用行动证明:真正的防线不在导弹基地,而在每个普通人心中的善良与勇气。这或许就是对抗极端主义最强大的武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