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多人遭遇“快递骗局”
【广州多人遭遇“快递骗局”】一条看似普通的快递通知短信,一个回拨电话,却让广州多位市民在短短几分钟内损失数千至数万元不等!双十一购物旺季来临,新型“快递骗局”突袭广州。近期,广州市民陈先生和李女士在未网购的情况下收到快递短信,回拨电话后分别被骗走7000元和2万元。这种利用快递短信作为诱饵的诈骗手段,正随着购物高峰的到来悄然蔓延,警方提醒市民需格外警惕。
广州市民陈先生近日遇到一件怪事——他没在网上买东西,却突然收到一条带有联系电话的快递短信,短信称“有问题可咨询”。陈先生回拨电话后,对方自称是某平台客服,声称陈先生不小心开通了直播功能,以后每月都会扣费。一听要扣钱,陈先生急忙询问解决办法,对方表示可以帮助取消但需要按指引操作。随后,陈先生被诱导下载了名为“志汇通7”的APP,结果银行卡里的7000元很快就被转走了。
另一位市民李女士的遭遇更为惊人。她接到电话说她的快递出了问题,并提到她开通了某平台包月扣费服务,需要联系客服取消。李女士跟着指引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下载了“信达软件”。软件刚装完,对方就通过它远程操控了她的手机——不仅查看了她的微信、银行卡信息,还直接转走了2万元。广州市荔湾区反诈中心叶警官分析,这类骗局有三大关键步骤:首先用“快递有问题”或“误开扣费服务”为借口让受害者放下戒心,主动联系“假客服”。接着诱导下载不明APP,这些软件通常带有屏幕共享功能或藏有木马病毒。最后通过共享屏幕获取验证码或远程操控手机,在受害者不知情时转走银行卡和微信里的钱,甚至会导致手机黑屏。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骗局正利用双十一购物季的特殊时机大肆蔓延。消费者在此期间通常会有大量未到货的快递,容易对这类诈骗短信放松警惕。警方表示,骗子利用人们担心财产受损的心理,制造恐慌情绪,诱导受害人在慌乱中听从指令操作。当受害者收到“快递短信”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担心快递丢失或延误,从而主动联系提供的电话号码,一步步落入陷阱。
面对不断升级的诈骗手段,广州市荔湾区反诈中心叶警官强调,一定要守住 “三不准”原则:
不明链接不要点
陌生软件不下载
屏幕坚决不共享
另外,绝对不要向任何人提供验证码,也不要录入指纹或人脸!
警方还提醒,任何正规平台客服都不会通过私人手机号码联系客户,更不会要求下载陌生APP或进行屏幕共享。
如果不慎下载了不明软件,手机被远程控制、出现黑屏或失控,警方建议立刻按以下4步操作:
断网、断WiFi;
拔出电话卡,阻止骗子继续操作;
立即报警;
联系银行,冻结名下所有账户。
警方特别强调,一旦发现被骗,越快采取行动,挽回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
近期还出现了利用“NFC+屏幕共享”的新型诈骗方式。诈骗分子诱导受害者下载指定的“NFC”APP,并与前面的屏幕共享形成连环诈骗。当受害者按照指示将银行卡靠近手机时,银行卡内的资金便会迅速被转走。警方分析,这种诈骗方式改变了让用户自行转账的操作,降低了用户警惕,同时利用大多数用户对新型支付功能不熟悉的漏洞,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圈套。
随着双十一购物狂潮的到来,快递量激增,诈骗分子也趁机兴风作浪。警方提醒市民,收到任何可疑快递短信,切勿直接回拨短信中提供的电话,应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记住: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就是保护好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