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与香港渊源深厚:见证回归历史时刻 诺贝尔奖章捐中大
创始人
2025-10-19 09:01:49
0

香港中通社10月18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与香港有深厚渊源,他曾在1997年接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曾在香港居住多年,更将诺贝尔奖捐赠给港中大。

“1997年7月1日清晨零时,我有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参加了回归盛典。”杨振宁在个人文集《曙光集》中曾写到自己见证了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

杨振宁的妹妹杨振玉撰文回忆,上世纪60年代,大哥几次和父母及弟妹团聚,地点都是在香港。

杨振宁与港中大结缘半个世纪,1964年应邀为港中大演讲后,经常到访并担任教研工作,历任荣誉教授、博文讲座教授、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

据港中大公开资料显示,杨振宁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后,1964年12月应邀在港中大作公开学术演讲,长达一小时,场内满座,场外数千人。

港中大18日发文敬悼杨振宁。校长卢煜明表示,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位科学巨人,更是一位和中大有深厚渊源的良师。杨振宁教授在物理学领域成就卓越,对中大学术发展贡献良多,对中大师生,特别是年轻后辈关怀备至,总是循循善诱、倾囊相授。

杨振宁。香港中通社图片

杨振宁于1997年获中大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背后也藏著一个故事。港中大很早便提出授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但杨振宁婉拒了,因为不愿行英国的礼节——向英籍校监鞠躬。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港中大校监改由中国学者担任;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杨振宁,这时才回到香港的学位颁授典礼。

1999年,杨振宁将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许多奖项、文章、信札、手稿慷慨捐赠予中大,大学于2002年设立杨振宁学术资料馆收藏这些珍品。中大已将馆内藏品数码化,开放予公众、学者及研究人员浏览。

在公开的相片集中,杨振宁多次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生日宴会,他与家人也曾沙田、北角等地留下合影。据一家在沙田的照相馆回忆,杨振宁非常亲和,为照相馆的招牌题字,也不介意他和家人的照片摆放在店内。

杨振宁的妻子翁帆2021年在文集《晨曦集》增订版序言中,回忆过去十多年在香港的日子:“那些年,我们走遍了香港的山山水水。”文章提到杨振宁总说在香港不开车的话会错过太多的美好,还提到两人曾开车到太平山顶、上大帽山,到石澳村看海,有时在赤柱的大排档喝一杯冷饮,有时在浅水湾大酒店喝个英式下午茶。

杨振宁曾多次出席香港高校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开讲座。2011年,杨振宁出席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论坛,分享创意的三部曲是好奇、勇气和投入,而传统教育并不是科学创新的拦路虎,扎实的基础却是成功的垫脚石,希望亚洲人不要排斥传统的教育方式。(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