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黄金增重液泡一泡为何黄金会变重
【用黄金增重液泡一泡为何黄金会变重】一款售价仅 37.6元的“黄金增重液”悄然走红电商平台,宣称能让黄金“泡一泡多5克”,还坚持说“不用熔炼、不改外观、机器验不出”。然而,这款神奇产品却在引发热议后迅速被电商平台下架。10月12日,四川成都一家金店老板在社交平台发布这样一条短视频:某电商平台店铺正在售卖一款“黄金增重液”的产品,售价37.6元起,商品页显示已拼2129件,评论区有多条“真增重了”的用户留言。老板宣称“不用熔炼、不改外观、机器验不出”就能让黄金凭空增重,且商品页显示已拼 2129 件,评论区还有不少“真增重了”的用户留言。这一违背科学常识与市场逻辑的荒诞事件,不仅暴露出网络消费市场存在的严重乱象,更警示着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的紧迫性。10月14日,电商平台已无法检索该店铺及任何商品,相关信息被紧急下架;同一时间段,其他店铺黄金增重液相关产品也被平台批量下架。记者多次致电官方客服与公关人员,截至发稿前,暂未获得有效回应。
这款在拼多多“德威特科技”等店铺售卖的“黄金增重液”,号称能够实现黄金的无损增重。商家客服对该产品的描述极具诱惑力:“增真金、无损伤、可过仪器、过火不减重、不变形、不影响纯度、一月内无效可退款”。当有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追问黄金增长液的成分时,客服仅以“新技术,金液渗透法,配方保密”作为回应。
对这款产品的神奇功效,业内人士直接指出其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定律。一位从业15年的黄金行业专业人士表示,黄金密度为19.32g/cm³,不增减元素就使黄金增重,直接挑战了质量守恒定律。“若液体本身含金,成本远高于增重收益,商业逻辑不通。”该业内人士补充道。
那么,这款产品究竟是如何实现所谓的“增重”效果的呢?根据分析,多出来的重量很可能是在黄金表面附着一层其他金属。有网友指出,可能是形成了 “金汞齐”——常温下,汞能与金发生合金化反应,使金溶解在汞中,形成金汞齐合金。汞本身密度较高,以合金形式附着在黄金上,就会让黄金感觉变重了。但只要用火烤,让汞蒸发,重量就会恢复原样。此外,增重也有可能是通过低浓度镀金液或其他金属盐溶液,在金表面“镀”上一层薄金属。或者,“增重液”中可能含有高浓度的金属盐或胶体颗粒,这些物质会附着在黄金表面,形成肉眼难见的“薄膜”,导致称重时重量增加。
10月14日,拼多多APP上已无法检索该店铺及任何商品,相关信息被紧急下架。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认为,“黄金增重液”事件中商家已构成明确的消费欺诈,需承担“退一赔三”的民事赔偿责任,若涉案金额较大还可能涉嫌诈骗罪。付建律师进一步指出,根据《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商家宣称黄金增重液能让黄金泡一泡多5克,且不用熔炼、不改外观、机器验不出,与常规物理定律不符。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如果平台知道或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情形,而未采取必要措施,需与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从科学层面看,“黄金增重液”的存在本就是无稽之谈。黄金作为一种具有固定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贵金属,其重量由自身质量决定,在常规条件下不可能通过简单浸泡某种液体就实现凭空增加。所谓“不用熔炼、不改外观、机器验不出”的增重方式,完全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原理,是对消费者认知的严重误导。那些在评论区声称“真增重了”的留言,要么是虚假刷评,要么是消费者被蒙骗后的错误反馈,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产品本身的虚假本质。
从市场角度看,这一事件反映出电商平台在商品审核与监管方面的严重缺失。电商平台作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桥梁,有责任和义务对上架商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科学常识。然而,“黄金增重液”这类明显违背科学的产品却能在平台上大肆售卖,且销量不低,这无疑暴露出平台在审核机制上的漏洞。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和交易量,放松了对商品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把控,使得虚假商品有了可乘之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而事件发生后,电商平台紧急下架相关商品和店铺信息,面对记者多次致电却暂未给出有效回应,这种事后消极的处理态度同样令人诟病。在问题出现后,平台本应积极承担责任,主动调查事件真相,向消费者和公众作出合理解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但平台的沉默和回避,不仅无法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和不满,反而会让公众对平台的信任度大打折扣,进一步损害平台的形象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