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何立峰与美财长、贸易代表视频通话 背后信号不一般!
创始人
2025-10-18 13:03:06
0

  何立峰与美财长、贸易代表视频通话

  【何立峰与美财长、贸易代表视频通话】北京时间10月18日上午,一场牵动全球市场神经的视频通话,在太平洋两岸悄然进行。屏幕的一端,是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另一端,是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和贸易代表戴琪。这场“一对二”的高级别对话,虽未向公众开放,但其释放的信号,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北京时间10月18日上午,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此次视频通话是2025年以来中美高层经贸对话的延续。此前,中方已通过多轮沟通明确立场:1月与美财长耶伦通话时,中方严正关切美对华301调查及“对等关税”等单边措施;3月与美贸易代表格里尔对话时,中方直指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加征关税的“政治操弄”。此次三方会谈进一步升级对话层级,将财政、贸易两大核心领域负责人纳入同一框架,凸显双方对系统性解决经贸问题的重视。

  从历史维度看,中美经贸对话机制历经波折却始终未断。2025年9月,何立峰副总理与贝森特、格里尔在西班牙马德里会谈中,曾就TikTok技术出口、投资障碍等具体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并强调“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此次视频通话延续了这一务实基调,通过常态化沟通机制,将零散议题整合为系统性解决方案,为双边关系筑牢“防波堤”。

  美方长期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高科技企业投资,中方则通过对话推动美方履行“减少投资障碍”承诺。例如,在马德里会谈中,双方已就技术出口审批流程达成初步共识,此次视频通话或进一步细化操作细则。美方拟出台的“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引发新一轮贸易战,中方此前已明确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此次对话中,双方或就关税调整的“互惠性”原则展开博弈,探索以WTO规则为基础的争议解决路径。TikTok等中企海外发展问题涉及数据安全与跨国监管,中方坚持“依法依规审批”与“尊重企业商业意愿”原则,而美方需在“国家安全”与“市场公平”间寻找平衡点。此次磋商或推动建立多边数字治理框架,避免技术冷战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对话中始终强调“互利共赢”本质。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美贸易额逆势增长,这证明合作远大于竞争。双方若能在新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拓展合作,不仅可稳定双边关系,更能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这并非一次寻常的寒暄。通话的核心关键词异常清晰:“落实元首共识”。这短短几个字,背后承载的是中美元首此前一系列通话所奠定的基调——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安装“护栏”,避免竞争演变为冲突。而经贸,作为两国关系最庞大也最复杂的压舱石,其动向无疑是衡量这一共识落实程度的关键标尺。

  在官方发布的正式通报中,“坦诚、深入、建设性”这三个层层递进的形容词,精准而凝练地勾勒出了此次会谈的实质轮廓,为我们理解这场意义重大的对话提供了清晰的线索。

  “坦诚”,这一词汇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它意味着在会谈过程中,双方都没有选择回避彼此之间存在的分歧。无论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关税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贸易的成本与市场的竞争力;还是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这影响着企业能否顺利进入对方市场开展业务;亦或是产业政策上的差异,不同国家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制定的产业规划可能导致贸易摩擦;以及技术壁垒这一敏感话题,它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核心利益,所有这些问题都被毫无保留地摆上了台面,没有遮遮掩掩,体现了双方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诚意。

  “深入”,则进一步说明了此次交流并非停留在表面的寒暄与客套。双方没有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对话,而是超越了表面的姿态,深入到核心利益的博弈与协调之中。在会谈里,各方都围绕自身的核心诉求展开讨论,试图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找到平衡点,这种深入的交流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最终导向“建设性”,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预示着这场对话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互相指责、推诿责任,而是秉持着解决问题的态度,积极寻找哪怕是最小范围的共识与出路。双方都认识到,只有通过合作与协商,才能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在这场会谈中,最引人瞩目的成果当属双方“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这看似简短的一句话,却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僵持与停滞之后,中美经贸谈判的引擎即将重新点火,为双方经贸关系的改善带来了新的希望。“尽快”二字,更是透露出双方对于解决经贸问题的紧迫感,他们都深知时间不等人,只有加快行动,才能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推动经贸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为何是此时?

  全球经济的阴云正在聚集。通货膨胀高企、供应链持续紧张、能源危机若隐若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任何一方的“单打独斗”都难以应对这场席卷全球的挑战。持续的贸易摩擦,对双方乃至全世界而言,都已成为一种不可承受之重。为经贸关系寻找一个“临时休战”甚至“局部解套”的方案,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

  对于企业界和金融市场而言,这一消息无疑是一阵久违的暖风。它带来了可预测性的希望。商界最惧怕的不是规则严格,而是规则的不确定与突然变动。重启磋商,哪怕前路漫漫,也至少提供了一个对话的框架和解决问题的渠道,让跨太平洋的商贸活动能获得一丝喘息的空间。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次通话和同意磋商,远不足以化解中美经贸关系中盘根错节的结构性矛盾。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延续下来的高额关税是否会取消?科技领域的“小院高墙”是否会松动?这些硬核问题,仍有待在新一轮的磋商中艰苦博弈。

  但无论如何,10月18日的这次视频通话,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对话的大门,依然敞开。 它按下了中美经贸交往的“重启键”,哪怕只是试探性的第一步。在经历了数年的风雨飘摇后,双方重新坐回谈判桌旁,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积极进展。

  这条跨越太平洋的电缆,传输的不仅是图像与声音,更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十字路口,两个大国对稳定与合作的共同期待。新一轮磋商将走向何方?世界正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