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广东新人何以被中央文明办点赞
【一对广东新人何以被中央文明办点赞】红包摸一下,折个角,立即返还!这场在广东顺德再普通不过的婚礼,竟一路火到了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来顺德参加朋友婚礼,新人摸一下红包折个角就还回来,竟然不收。”近日,从北方来广东参加婚礼的宗女士惊讶地发现,自己递出的红包被新人婉拒了,他们只是轻轻摸了摸红包,然后折起一个角,便完整地归还给了客人。这段婚礼小插曲被记录下来并上传网络后,迅速引爆全网点赞。更让人没想到的是,10月16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特意提到了这对新人:“这两天网上比较火的是佛山顺德一对新人结婚,请客不收礼,红包过来叠一下就还给客人。”
这场引发全国关注的婚礼,于10月11日在佛山市伦教街道举办。新娘吴家欣和新郎都是顺德本地人,女方家设宴60围,邀请了约600名亲朋好友共同见证幸福。“我们递给她红包的时候,她不收,只是摸了一下红包,折了一个角就返还给我们。”参加婚礼的宗女士回忆道。这个特别的举动让来自北方的她倍感温暖,这也是她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更让宗女士动容的是新娘的一句话:人到心意就到。这句朴实的话语,让她深刻体会到红包本是祝福的象征,这份心意领受便已足够。
“没想到不收红包会成为热点,因为顺德人一直都是这样做。”10月16日晚,因“只摸红包不收钱”火遍全网的新娘吴家欣接受采访时,直言感到很意外。出生于1992年的吴家欣曾是一名主持人,父母都是普通的退休职工。她强调,自己不收红包并非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优越,而是源于顺德“重相聚轻礼金”的传统。“我从小跟着父母出席婚宴,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所以朋友把视频发给我的时候,我才知道外地的网友对这个习俗赞不绝口。”吴家欣笑着表示。看到网友们纷纷点赞,她直言为家乡的风俗感到自豪。
在佛山,尤其是顺德地区,“讲心不讲金”的观念深入人心。不仅是喜宴,乔迁宴、满月酒、寿宴也都会遵循这样的做法。至于这一风俗何时兴起,佛山民间最为流行的说法是:20世纪90年代,佛山一批经商致富的个体户,在办喜事时会提前在请柬上注明“勿带礼金”,主动卸下亲友的人情负担。去年刚办完婚宴的佛山居民罗健熙证实:“据家中的长辈介绍,当地不收礼金的风俗已延续十多年。不仅没有人情麻烦,而且还能让‘请客’回归本心——自己有喜事了,请大家沾沾喜气!”
在国新办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胡凯红特别点赞了广东在移风易俗方面的探索。他提到,除了新人结婚请客不收礼外,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方面,当地还倡导“红事一杯茶,白事一碗粥”。“这些都是我们乡风的生动体现。”胡凯红说。胡凯红表示,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俗各异,不能一刀切,也不能简单化,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尊重历史、文化的因素。
不仅是佛山,在广东多地,都有类似的“重意不重礼”的习俗。茂名信宜27岁的叶女士说:“在信宜,不论城乡,喜宴普遍不收礼金,主家只是把红包撕个角就交还宾客。自从记事起,就没见过喜宴收礼金。”研究礼俗文化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姝莉分析:“广东人在礼俗上讲究‘讲心不讲金’,有的地方即便收礼金,数额也很小,形成了朴素务实的风气。”她认为,礼金少甚至没有,不代表情谊淡薄。
“建议全国推广一下!”这是网络上最多的一句评论。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表示现在参加婚礼的礼金越来越高,成为了一种负担。这对广东新人的做法让婚礼回归分享喜悦的本质,让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更加纯粹。大家希望这种习俗能在全国推广,让所有人不再为随礼发愁,把更多心思放在祝福新人上。红包折角,心意收下!这场发生在顺德的普通婚礼,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情往来最本真的样子。
在人情消费日益沉重的今天,广东“讲心不讲金”的婚俗犹如一缕清风。它不是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是让请客回归本心——自己有喜事了,请大家来沾沾喜气!
正如中央文明办在发布会上的肯定,这是文明乡风的生动体现。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拥抱这种健康轻松的礼俗文化,我们的社会风俗也将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