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炒八掺”爆火 店主体力不支
【郑州“炒八掺”爆火 店主体力不支】铁锅炒烂两口,60多岁老板累到胳膊抬不起来,凌晨5点店外已排起百米长队。一碗12元的“炒八掺”,正搅动着一场流量与市井生活的碰撞。“这就是一碗简简单单的饭,我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人。”面对门口蜿蜒几百人的队伍,郑州“实惠小吃”店的老板无奈地喊道。他的额头渗着汗珠,手里的铁勺却始终没停过。这家藏在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居民楼里的小店,已默默经营了十几年。如今,因美食博主“乌啦啦”的推荐,它被卷入流量漩涡。一道由八种主食混合爆炒的“炒八掺”,让食客们不惜排队5小时,甚至有人从云南、江苏驱车千里专程而来。
“炒八掺”是河南“两掺”文化的升级版。老板将凉皮、米皮、油筋面、擀面皮、炒面、炒饼、面筋、热干面等八种主食,辅以小菜猛火快炒。米皮软糯、饼丝酥脆、米线筋道,八种口感在高温下相互交融,被食客称为“碳水快乐”。更打动人的是它的价格:12元一份,分量十足,周六日还主动降价1元。“都是打工人,在外不容易,”老板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他十几年经营的初衷。这份对打工族的体贴,成了小店爆红的底色。
爆火带来的不仅是人气,还有沉重的负担。60多岁的店主每天要炒制近1800碗,体力严重透支,甚至累到抡不动锅。老板娘看着心疼,不得不劝退热情食客:“等一等!啥时候吃都是吃,可能还没你家里做的好吃。”店门口排起百米长队,有人凌晨5点半就开始等候。为维持秩序,小店实行限号制,上午下午各发120个号,每人限购一份。即便如此,有食客排队4小时才吃上。
流量狂潮下,乱象随之而来。黄牛趁机作乱,一个排队号码被炒到500元。老板娘得知后愤然喊话:“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都有,别给河南人丢脸!”更让人痛心的是食客的过度热情。有从云南来的女生,排队5小时后因售罄情绪崩溃,当场哭泣指责店主。晚上9点店主想关门休息,却遭排队粉丝责备,被批“让大家寒心”。面对失控的场面,店主曾请新师傅免费炒20份分享,试图缓解矛盾,但依然难以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炒八掺”的走红并非偶然。在过度包装的当下,年轻人开始在社交网络上追求“活人感”——不做作、善良真诚的生活方式。这些小店的魅力恰恰在于透明实在,温情朴素。如同近期同步走红的“人生的意义”小吃店,后厨干净得能照镜子,原料成本、利润、供货商电话全部上墙公示;尧仔炒粉因老板放弃夜市黄金时段,专程为受伤顾客上门炒粉而走红。“能照顾点就照顾点,”炒八掺老板简单的话语里,藏着对劳动者最深切的体谅。深夜十点,实惠小吃店终于送走最后一位客人。老板娘清扫着灶台,那口炒烂的铁锅等待明日更换。
不远处,曾被流量砸中的“人生的意义”小吃店选择暂时关门,老板的理由简单却清醒:“人多怕顾客站着不舒适,想等热度过去再开业。”这些市井小店,用一碗面的温度守护着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