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1月30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联同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以及澳门特区政府30日起正式推出为期一年的“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首阶段会先实行跨境直通救护车由深圳和澳门的指定派送医院(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和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载送病人到香港的指定公立医院。据香港文汇网报道,相关组织指出,新措施便利在内地香港居民回港就医,亦减低以往在边境转换救护车的折腾。

香港特区政府联同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以及澳门特区政府11月30日将正式推出为期一年的“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计划首阶段会先实行跨境直通救护车由深圳和澳门的指定派送医院,载送病人到香港的指定公立医院。图为一辆救护车驶出广华医院。 (香港中通社记者 徐文峰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设有机制防止滥用
据了解,在跨境直通救护车安排的机制下,经指定跨境合作医院团队评估及同意,可安排以“点对点”模式于指定医院之间直接运送有特定需要及临床状况合适的病人到香港,无需在口岸转换救护车,从而减低病人在运送过程的风险。
试行计划设有机制防止滥用及确保跨境运送安全。因应病人的情况和医疗需要不尽相同,派送医院医生在处理每宗个案时会按照临床诊断和病人实际情况,评估是否有需要安排病人跨境转院,接受持续治疗或康复服务。
派送医院医生会联络医院管理局重大事故控制中心,与接收医院共同就个案作评估、资讯交换及协调,从而决定是否启动运送机制。派送医院和接收医院也会确保病人亲属及/或病人已同意有关安排并知悉运送风险。
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及衞生局表示,粤港澳三地政府会视乎试行计划的成效及运作经验,考虑下一阶段扩大计划的安排。

图为参与演练的深圳跨境救护车通过内地深圳湾口岸,前往屯门医院。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资料图
便利内地定居港人回港就医
香港特区立法会医疗衞生界议员林哲玄接受访问时表示,通过救护车运送香港居民回港就医一直有。此前,救护车不能过境,需在边境转换救护车,为病人造成不便,新措施可为有需要香港市民带来更大便利。
林哲玄认为医管局和派送医院之间要做好沟通,确保有需要的病人得到最好的安排,同时要尽量避免滥用。任何新机制需要时间磨合,也应该适时检讨,检视对本港医疗服务量的影响,以作进一步优化或简化。
关注病人权益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接受访问时表示,由于新措施需要先得到香港公立医院同意和准备,而公立医院涉及高额政府补贴,因此不会同意接受非香港居民跨境求医,不存在香港医疗资源或被滥用的问题。新措施便利在内地定居的香港居民回港就医,当然是好事。“病人在内地医院送回香港的路途远,运送途中或有风险,下一步需检讨如何为有需要病人安排医生和急救仪器随车陪同。”
但彭鸿昌认为,新机制或对临近边境的公立医院,如北区医院、沙田医院、屯门医院造成压力,需视乎新机制运行数据,检讨是否需要增加人手。
另外,香港特区政府衞生署署长林文健与深圳海关副关长陈锦华签署《深圳海关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衞生署关于落实〈海关总署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衞生局关于出入境衞生检疫合作安排〉相关事宜备忘录》,进一步加强出入境衞生检疫领域的联防联控和沟通,保障两地居民和往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促进深港通关便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