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从韩国抢回造船订单塞给中国
【新西兰从韩国抢回造船订单塞给中国】耗资6.71亿新西兰元、耗时数年却未造出一艘船的新西兰渡轮项目,在更换承建方后,终于迎来转机。“我们要为新西兰纳税人争取最优方案,”新西兰铁路部长温斯顿·彼得斯在宣布这一决定时强调。新西兰政府已将建造两艘大型渡轮的订单,交给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船国际。这一订单原本属于韩国现代尾浦船厂,但由于项目成本严重超支,新西兰政府于2023年12月取消了与韩企的合同。
新西兰的渡轮更新计划始于2018年,旨在替换老化的岛际渡轮船队。2021年,新西兰前工党政府与韩国现代尾浦船厂签署合同,以5.51亿新西兰元的价格建造两艘客滚船。然而,项目成本从2018年的单船7.75亿新西兰元飙升至2021年的14.5亿新西兰元。到2023年,新西兰财政部警告称,该项目总成本可能继续上涨至近40亿新西兰元,几乎是原预算的三倍。成本几乎翻了三倍,迫使新政府紧急叫停这一项目。
项目取消的背后,是新西兰纳税人已经付出的沉重代价。到项目取消时,iReX渡轮项目总成本已达到6.71亿新西兰元。这其中包含了用于陆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和停工成本的4.49亿新西兰元,以及支付给现代尾浦造船厂的总计2.22亿新西兰元。而据新西兰电视台报道,这项耗资6.71亿新西兰元的项目却没有造成任何船只。
面对前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彼得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重新招标。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船国际最终脱颖而出。彼得斯表示:“广船国际的专业能力、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印证了我们对务实渡轮更新计划的高度信心。”据新西兰媒体透露,此次公布的两艘200米长的新渡轮每艘可容纳1500名乘客,并提供2.4公里长的车道空间,供卡车、汽车及40节铁路车厢使用。这两艘新渡轮预计将于2029年交付新西兰。
这一订单转向中国船厂,折射出全球造船业的格局变化。英国克拉克森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订单积压量接近1.66亿修正总吨,中国占全球订单量的61%,而韩国仅占20%。中国船协最新数据也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7.2%、64%和57.6%,保持全球第一。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数据同样表明,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国,造船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就在新西兰订单转向中国的同时,韩国造船业正面临多重挑战。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韩国三大造船企业——HD现代重工、韩华海洋与三星重工的订单量仅完成年度目标的50%至70%。其中一大原因是全球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订单量的急剧降温——今年上半年,全球LNG运输船订单量同比暴跌82.9%。更让韩国造船业雪上加霜的是,近日中方宣布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这一反制直指韩华海洋与美国海军的密切合作——韩华海洋已与美国海军签订合同,为美国海军舰艇提供维护、维修和大修工作。
随着新船舶的启用,新西兰南北岛的重大基础设施升级计划也将同步推进。新西兰南岛的皮克顿港将建造新码头与渡轮连接桥。而北岛的惠灵顿港现有码头也计划进行延伸扩建。这些基础设施升级,与两艘新渡轮一起,将构成连接新西兰南北岛的现代化交通网络。目前最终协议细节仍处于保密状态,彼得斯称,将在今年内公布更多项目进展情况。连接新西兰南北岛的库克海峡上,老旧的渡轮仍在挣扎运行。这些平均船龄已高达28年的渡轮,故障频发与“罢航”已成常态。而在不远处的皮克顿港和惠灵顿港,工人们终将开始建造新的码头。几年后,从中国船厂驶来的新渡轮将在这里停靠。
“通过取消iReX项目,能为纳税人节省数十亿资金,”彼得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