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台湾的朋友和我说他最近追看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已播到32集了,但有点不忍心看到最后,还给我发了两张剧中主角原型于1950年被国民党政府枪决前在法庭的照片。
这部以中共情报人员吴石真实事迹为蓝本的电视剧悄然走红,不仅在大陆引发收视热潮,更意外地“火”到了台湾,成为两岸网友热议的话题。这部剧以其罕见的真名真姓、历史还原度,以及对台情报工作的真实描写,在台湾社会激起了层层涟漪。
吴石,这位在台湾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随著剧集的热播,突然成为两岸共同关注的焦点。他是中共建政初期潜伏在台湾的最高级别情报人员,1950年因“吴石案”被国民党政府处决。当吴石烈士狱中鲜血写下的“台湾必归”四字在屏幕上浮现,《沉默的荣耀》不仅成为收视爆款,更在两岸掀起跨越时空的情感共振。这部以真名真姓还原对台情报工作的剧集,用历史真实打破信息壁垒,让隐蔽战线的忠魂故事穿透海峡阻隔。
不同于虚构的谍战传奇,该剧的力量源于无可辩驳的真实。1949年,身为“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吴石,怀揣信仰潜入台湾白色恐怖核心,与朱枫等人组成“东海情报小组”,在刀尖上为解放事业传递关键情报。从金门兵力部署到西南战役调度,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关乎家国命运;从吴石“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的决绝,到朱枫吞金明志的坚贞,剧中每处细节都源自历史记载。这种“实名”、“实地”、“实事”的创作态度,让英雄不再是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追光者。
剧集在台湾的热度,本质是民心的共鸣。该剧短短几天就在LINE TV排名稳居前三,台湾PTT论坛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500万次。台大历史系还开了直播课,政大历史教授发问“课本里根本没提的事,让我们拿什么教孩子”?绿媒拼命给该剧贴上“统战剧”的标签,却挡不住台湾年轻人的自发传播,据悉,台湾图书馆的《东海情报组档案汇编》预约已经排到了2026年3月,而“东海情报组”就是吴石等四人组织的中共地下党小组。台湾评论员蔡正元直言其“题材拍得很成功”,正是因为它触碰了两岸共同的情感根基。杨亚洲导演所言“向真实深深鞠躬”,恰是创作破题的关键──当台湾民进党拼命构建信息茧房,而该剧用烈士事迹还原了“两岸同根”的历史真相。邱毅的追问更直击核心:吴石明明可以功成身退不用赴台湾,他是为了钱财为了美色才深入台湾白色恐怖中吗?支撑英雄赴死的,正是“希望中国大一统”的赤诚信仰。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铭文,在剧中得到生动诠释。《沉默的荣耀》的走红,不仅填补了台湾隐蔽战线叙事的空白,更以文艺之力强化了统一共识。这部以吴石为主角的电视剧在台湾引起的反响,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启示:与其强硬地输出政治观点,不如通过优秀的艺术创作展现历史的丰富性与人性的复杂度,这样反而能在不同立场的受众中引起共鸣。
随著两岸关系进入新的阶段,这种基于文化与历史的情感连接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尽管政治立场可能不同,但两岸人民共享著无法割断的历史纽带与文化血脉。只有正视这些共同点,才能在分歧中寻求理解,在差异中建立尊重。
吴石的故事跨越七十余年时空,在今天引发两岸民众的共同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文化现象。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触动与反思。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剧的意义已超越娱乐范畴,成为连接两岸情感与记忆的特殊桥梁。
当“台湾必归”的血色字迹引发两岸共鸣,当年轻观众读懂先辈的牺牲,便知两岸统一既是历史必然,更是民心所向。国家统一是历史趋向,无论什么势力,无论什么阴谋诡计都无法阻挡。台湾当归,台湾必定归!
(本文作者吴建东为香港就是敢言成员)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