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撒糖” 甜到救人一命
【无人机“撒糖” 甜到救人一命】近日,京港澳高速邯郸段应急车道旁,司机刘女士颤抖着双手接过无人机投下的糖果,眼眶泛红。这场仅用10分钟完成的“隔空投糖”救援,不仅让一位低血糖患者转危为安,更成为河北高速交警“科技强警”战略的生动注脚。10月1日10时许,正值国庆假期首日,京港澳高速邯郸段车流如织。刘女士驾车途中突然感到全身无力、头晕心慌,硬撑着将车停入应急车道后,她颤抖着拨通了报警电话:“我可能低血糖了,现在手抖得握不住方向盘……”接到求助的河北高速交警六支队永年大队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民警一边通过电话指导刘女士开启双闪灯、放置警示牌,一边将警情同步至六支队情报指挥中心——这个集成了“数据+算力+场景”的智慧大脑,正实时调度着辖区内14支无人机战队。“发现目标!一支无人机小队正在她附近3公里处执勤!”指挥中心屏幕上,无人机实时回传的画面清晰显示着刘女士的车辆位置。民警赵煜栋、刘少鸿立即行动:将糖果装入无人机储物盒,操控设备升空,同时通过机载喊话器安抚刘女士:“坚持住!我们马上到!”10时10分,无人机精准降落在应急车道旁。赵煜栋通过扩音器喊道:“吃点糖先缓缓,警车马上到!”刘女士颤抖着撕开糖纸,将糖果送入口中。与此同时,两位民警驾驶警车疾驰而来。“症状缓解些了吗?”刘少鸿下车后立即询问。尽管刘女士点头回应,但民警发现她仍面色苍白、双手发抖。“我帮您把车开下高速。”刘少鸿二话不说坐进驾驶室,将刘女士和车辆护送至最近出口。10分钟后,当家人赶到时,刘女士已基本恢复体力,她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这糖甜到心里了!”
这场救援并非孤例。同日16时,荣乌高速保定方向858公里处,另一位女性驾驶员因低血糖瘫坐在车内。高碑店大队民警调集服务区驻守无人机,仅用3分钟便将“救命糖”空投至现场。双节期间,河北高速交警无人机战队累计完成12次远程救助、133次民生服务,获赠锦旗15面、感谢信8封。
“无人机送糖只是冰山一角。”河北高速交警六支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程鹏飞介绍,为应对节假日车流高峰,六支队提前部署14支无人机战队,覆盖京港澳、大广等主干高速的32个重点路段。这些“空中哨兵”承担着流量监测、违法取证、事故快处等六大职能。
在霸州段,一架无人机巡逻时发现两车剐蹭,立即通过喊话引导双方驶离现场,到警保联动点处理。10分钟后,道路恢复畅通,简易事故快处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在官厅服务区,民警利用无人机3分钟找回走失儿童,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家庭悲剧。
“科技让警力无限延伸。”程鹏飞指着指挥中心大屏说,通过“智慧管控体系”,系统可预判车流高峰,动态调配执勤力量。国庆期间,无人机累计巡逻196架次,监测缓行路段16处,纠正违法行为83起,疏堵保畅能力提升50%以上。
“没想到现在高速交警连无人机都用上了!”刘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从“隔空投糖”到“空中喊话”,从事故快处到隐患排查,科技正深刻改变着交通管理的温度与效率。
在七支队高碑店大队,23架无人机组成的“空中警务站”24小时待命。民警黄文慧介绍,针对新手驾驶员易发的随意变道、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行为,无人机可通过喊话开展柔性执法,今年已教育8463人次,督促整改隐患236起。
“时间就是生命。”二支队怀来大队民警王磊仍记得10月7日那场服务区寻人。当接到孩子走失的求助时,无人机迅速升空,3分钟内便在南侧草坪发现目标。父女重逢的瞬间,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治理理念的升级。”有评论认为,河北高速交警的实践展现了“科技向善”的力量。通过无人机与地面警力的空地联动,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转变,为全国智慧交管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河北高速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27%,应急车道违法占用率下降41%。“每一组数据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平安。”当科技真正服务于民生需求时,才能释放最大价值。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从“隔空投糖”到“智慧管控”,河北高速交警的探索印证了一个真理:科技的温度,在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我们将持续深化科技与交管的融合。”河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计划在全省高速服务区部署500架无人机,构建“15分钟应急圈”,同时推广AI事故预判系统,让道路更安全、通行更高效。当无人机再次划破长空,投下的不仅是救命的糖果,更是一份对生命的承诺。在这条流动的中国大地上,科技与人文的交响,正谱写着新时代交通管理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