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店老板:金价跌起来像泄洪
【金店老板:金价跌起来像泄洪】10月15日,浙江杭州。顾客卖出500克黄金,1天赚了近5万元。14日,金价从920涨到950,午后又跌回去。面对如此剧烈的金价起伏,金店老板不禁感慨道:“这样的金价跌起来简直像泄洪一样,来得又急又猛,完全没有缓冲的余地。那些没有足够承受能力的顾客,面对这样的市场波动,实在是难以承受啊。”与此同时,一位网友在网络上分享了自己投资黄金的失败教训,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共鸣。这位网友回忆道,当时银行积存金产品价格正处于高位,整个黄金市场弥漫着一种乐观向上的氛围,大家纷纷预期黄金价格会持续走强。怀揣着对黄金市场美好前景的期待,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追涨买入,满心以为自己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大赚一笔。可谁能料到,现实却像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他心中的热情。他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遭遇了不小的亏损。这笔亏损数额对于他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足足亏掉了他一个月辛苦挣来的工资。
具体来说,这位网友是在金价一路飙升至高达840元/克的时候,凭借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劲头果断入场。他原本以为金价会像之前那样,继续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创造新的高点。然而,市场并未如他所愿继续上行,反而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路下跌,毫无反弹的迹象。最终,金价一路跌至750元/克,他也被深深套牢,投入的资金就像被无形的枷锁锁住了一样,无法及时抽离。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亏损不断扩大,心里充满了无奈和懊悔。
无独有偶,在杭州这座城市里,还有一位95后的年轻投资者小郭,也经历了类似的遭遇。作为初次涉足黄金投资领域的新手,小郭对黄金市场的了解可谓是少之又少。他平时只是偶尔听听周围人谈论黄金投资的事情,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当他看到周围人纷纷兴奋地买入黄金,并且时不时分享着赚钱的喜悦时,他心里就像被猫抓了一样痒痒的。在那种氛围的感染下,他忍不住也跟风操作起来,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黄金投资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他拿出了自己辛苦攒下的两个月工资,一共1.6万元,在金价处于809元/克附近的位置,怀揣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买入了黄金。然而,市场就像一个变幻莫测的魔术师,总是充满变数。买入后,金价便像坐上了滑梯,开始了连续下跌的走势,小郭的投资瞬间陷入了困境,原本美好的赚钱幻想也破灭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还有投资者不惜动用上千万的存款来投资黄金,试图在这片看似充满机遇的市场中大捞一笔。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一夜之间亏损超过47万元。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位投资者在4月22日看到金价处于829元/克的高点时,觉得这是个绝佳的入场机会,于是毫不犹豫地买入了大量黄金。然而,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次日金价便出现了大幅下跌,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得他措手不及。面对突如其来的亏损,他深知继续持有只会让损失越来越大,不得不选择立即清仓,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而在山东,也有一位王先生因为贷款投资黄金而陷入了亏损的泥潭。他贷款了110万元用于购买实物黄金,原本期望能够通过黄金的增值来获得收益。然而,他在金价736元/克的高位购入后,金价却开始了一路下跌的走势。最终,他的投资亏损超过了4万元,不仅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反而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但由于黄金势头一直猛烈。
2025年的深圳水贝,这座被誉为“中国宝都”的黄金珠宝集散地,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冰火两重天。国际金价如脱缰野马般狂飙,纽约期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价格冲破1200元/克,水贝的黄金交易大屏因访问量过载而“白屏”,商家戏称“金价都涨冒烟了”。然而,这场财富盛宴的背后,却暗藏着投机者的血本无归与市场的深度震荡。水贝的街头,挤满了来自全国的购金者。柜台前,消费者举着计算器反复核对克价与工费,销售人员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驱使下,有人一次性购入200克金条,有人囤积“金豆豆”作为长期投资。社交平台上,网友晒出“8天假期躺赚近万元”的账单——245克黄金因金价单克上涨40元,浮盈超9800元。更有人直言:“现在买黄金,比炒股还刺激!”水贝的“批零融合”模式在此刻凸显优势。克重按上海黄金交易所实时价浮动,工费仅15-30元/克,远低于品牌店每克40元以上的加工费。年轻群体成为主力军,他们通过直播、社群团购等方式,以“白菜价”购入黄金,甚至将“金豆豆”作为每月储蓄。水贝的商家笑称:“这里没有导购吆喝,只有金条堆成山,顾客自己拎着防尘袋装金子。”
然而,金价的暴涨并非对所有人都是福音。9月13日,水贝黄金市场爆发了一场“地震”——粤宝鑫等16家黄金料商同日爆雷,负责人失联,涉案金额超2亿元。这些料商原本靠“搬砖”模式赚取微薄差价,却因参与高杠杆投机而血本无归。
当金价在780元/克时,料商借入黄金出售,赌金价跌至760元/克,每克赚20元差价。但现实是,金价一路飙升至835元/克,料商每克亏损超50元,资金链断裂后只能跑路。下游商家价值1.6万元的20克黄金料打了水漂,00后姐妹花裸辞开店,却因涉案金额小连立案回执都拿不到。
水贝年交易额超7000亿元,黄金日均流转5-10吨,但“低保证金+高货值控制”的交易模式在单边行情下暴露致命缺陷。部分料商通过“寄存生息”“板料对赌”放大杠杆,年化收益达2%-7%,但金价稍有波动便引发连锁违约。2025年9月,某头部料商停业导致百户商户损失超千万,外地金店被卷走超百克黄金原料,单笔损失达90万元。
面对危机,水贝并未停滞。罗湖区政府推出五大升级措施,试图将水贝从“规模制造”推向“价值创造”:
品牌赋能:吸引国内外品牌设立总部,推动周大生、周六福等上市企业扩张。
数智赋能:联合华为云建设AI大模型中心,聚焦“AI+设计研发”“AI+智能制造”。
设计赋能:制定人才支持政策,引进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资源,打造原创珠宝品牌。
文化赋能:融入故宫IP、“国家宝藏”等文创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
出海赋能: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开拓东南亚、中东市场。
商家也在自救。部分料商转型“现货现款”模式,拒绝锁价交易;年轻设计师推出“轻量化”古法金饰品,降低投资门槛;直播间里,主播反复强调:“黄金是避险资产,不是投机工具!”
水贝的黄金狂潮,是财富机遇,也是人性试炼场。当金价突破4000美元/盎司,有人欢呼“黄金时代”,有人警惕“泡沫破裂”。但可以确定的是,水贝的未来不在于赌金价涨跌,而在于能否通过品牌、设计、科技与文化的赋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价值”。
正如一位在水贝扎根20年的商家所言:“黄金永远发光,但靠投机赚钱的人,终将被市场淘汰。”在这片沸腾的黄金土地上,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敬畏风险、坚守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