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寒!医院“发喜报”庆祝门诊人数创佳绩 门诊量变成KPI,手术台数化作战绩??
创始人
2025-10-16 22:04:34
0

医院“发喜报”庆祝门诊人数创佳绩

  【医院“发喜报”庆祝门诊人数创佳绩】医院大门常打开,挂号排队请进来——这本该是患者的无奈叹息,如今却成了某些医院的“军功章”。且看兰州兰石医院这出荒诞剧:当门诊量变成KPI,当手术台数化作战绩,白大褂们竟在诊室门口开起了“庆功会”。近日,“兰州兰石医院”的一份喜报令人惊讶,内容为:热烈祝贺兰石医院“再创佳绩”,9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10月份开诊第一天门诊人数451人、手术25台。兰州兰石医院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这份“喜报”中的诊疗数据属实,“确实用词不当,我院正在积极处理”。兰州兰石医院宣传和运营部门的负责人冯立明表示 ,10月10日,兰石医院召开9月份工作总结会议,通报了医院9月份及10月9日工作量,并同步将数字发至医院内部工作群,一名新员工将这个工作量做成了“喜报”发到了朋友圈。有网友犀利吐槽:“下次是不是要搞个‘手术狂欢节’,第100台手术患者免单?”那位把工作总结做成“捷报”的新员工,怕是深得互联网大厂真传。只是当“再接再厉”代替了“早日康复”,当“再创辉煌”覆盖了“平安健康”,总让人觉得药瓶里飘出了庆功香槟的味道。

  想象这样的场景:医生看着候诊长龙,眼底闪过销售总监见到排队客户的欣喜。门诊部变成流水线,病历本成了计件工资的凭据。有患者惴惴不安:“医生看我验血单时的眼神,像极了基金经理研究K线图。”这不禁让人想起某些学校的“状元喜报”——只不过这里庆祝的不是金榜题名,而是病患盈门。当医疗资源紧张成为某些机构的业绩增长点,当患者痛苦转化为报表上的漂亮数字,听诊器里传来的心跳声,不知是否还能保持纯粹的医者仁心?

  在舆论风暴中,医院负责人急忙解释这是“新员工个人行为”。但那份精准到个位数的诊疗数据,分明来自官方会议通报。就像把爆竹扔进火药库却怪火柴太易燃,这份甩锅声明本身就像个不太好笑的笑话。有趣的是,几乎同时段某三甲医院专家号难求的热搜还挂着。一边是患者通宵排队挂不上号,一边是医院张灯结彩庆祝人满为患,构成这个时代最矛盾的医疗图景。

  我们当然理解医院需要运营,但当救死扶伤的圣殿开始用电商思维搞营销,当白衣天使的袍服印上销售二维码,这种错位感足以让任何病患心头一颤。据说现在有些医院开始培训医生说话艺术:“您这个病需要复查”要说成“我们为您定制了尊享跟踪服务”。就是不知道病历本会不会哪天改成烫金封面,住院部要不要推出“手术套餐优惠价”?玩笑归玩笑,但医疗的初心不该被业绩冲淡。但愿下次看到医院喜报,是庆祝治愈率创新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费用下降。到那时,我们定会献上最真诚的掌声——这可比庆祝门诊量实在多了。

  门诊人数和手术台数的增加,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医院业务繁荣的体现,但深入分析,我们却能发现其中隐藏的诸多问题。一方面,门诊人数的大幅增长可能意味着患者数量的增加,但这并不一定代表着医疗质量的提升。相反,过多的患者可能会导致医生工作负荷过重,无法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充分的诊断和治疗时间,从而影响医疗效果。据相关研究表明,医生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出现误诊、漏诊的概率会显著增加。而且,患者数量的激增还可能导致医院资源的紧张,如床位、设备等,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

  另一方面,手术台数的增加也并非完全是一件好事。手术数量的上升可能反映出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但同时也可能存在过度医疗的问题。一些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可能会过度开展手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和经济负担。此外,手术数量的增加也对医院的医疗技术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医院在手术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能会导致手术事故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医院“发喜报”庆祝门诊人数创佳绩这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重新审视医疗行业的本质。医疗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它不仅仅关注疾病的治疗,更注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人文关怀。在现代社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往往过于强调医疗的技术手段,而忽视了医疗的人文内涵。医院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暖和关爱的地方,医生应该不仅仅是疾病的治愈者,更应该是患者心灵的抚慰者。在面对患者时,医生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被重视。同时,医院也应该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将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作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不是仅仅追求门诊人数和手术台数等表面数据。医院应该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医院“喜报”风波虽然只是一起个案,但它却反映了当前医疗行业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医院、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医院应该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医疗工作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责任。同时,医院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宣传和监督机制,规范宣传行为,避免出现类似的“数据狂欢”现象。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规范医疗市场秩序,打击过度医疗等违法行为,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医疗行业的关注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媒体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客观、公正地报道医疗行业的信息,避免过度炒作和误导公众。公众也应该增强对医疗行业的理解和信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共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院“发喜报”庆祝门诊人数创佳绩这一事件,虽然看似荒诞,但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追求医疗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医疗的本质和初心。让我们共同努力,回归医疗的人文关怀与专业精神,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医疗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