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外交部回应“特朗普威胁报复中方” 暴露单边主义本质,互利共赢才是中美经贸关系本质!
创始人
2025-10-16 17:04:40
0

  外交部回应“特朗普威胁报复中方”

  【外交部回应“特朗普威胁报复中方”】10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日媒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指责中方故意停止进口美国大豆,并表示作为报复措施,将停止从中国进口食用油。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中方在处理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始终明确且坚定:贸易战与关税战绝无赢家可言,双方理应在平等、尊重、互惠互利的基石上,通过协商妥善化解分歧。这一清晰表态,既是对美方单边主义行径的有力且严正的回应,也鲜明凸显了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在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稳定方面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近期,中美贸易战火再度复燃,大豆与食用油领域不幸沦为新的“战场”。在一次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一个提问瞬间引爆了全球媒体的关注热潮。而这一切的导火索,源自特朗普于10月14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则推文。他直言不讳地写道:“中国故意不购买我们的大豆,使我们的大豆农民面临困难,我认为这是经济敌对行为。”他进一步威胁道:“作为报复,我们正在考虑终止与中国有关食用油及其他方面的贸易。” 并自信满满地补充说:“我们可以自己轻松地生产食用油,不需要向中国购买。”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展示强硬姿态,但这次言辞的激烈程度及直接针对具体商品的做法,还是引发了市场的不安。

  特朗普那看似突如其来的愤怒背后,实则藏着一组极为引人注目的贸易数据,这些数据如同镜子一般,清晰地映照出中美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在今年1月至9月的时间段里,中国主要粮食码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冷清景象——来自美国的粮食运输船靠岸艘次同比大幅下降了56%,从原本的72艘锐减至仅仅32艘。而更为惊人的是,自7月份起,这些原本繁忙的码头竟再也未见一艘来自美国的粮食运输船靠岸,靠岸艘次直接降为零,这样的变化无疑让人瞠目结舌。

  与此形成鲜明且强烈的对比的是,自5月份以来,同样这些码头却迎来了另一番热闹景象。每月平均有40多艘满载粮食的运输船从阿根廷、巴西、乌拉圭等南美国家远道而来,稳稳地停靠在码头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船只所运输的货物中,高达90%都是大豆,这一比例无疑彰显了南美大豆在中国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要知道,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两国在大豆贸易上的紧密联系曾被视为中美经贸合作的典范。据统计,在2024年,美国出口的大豆金额高达245.8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使大豆位居美国农产品出口的首位,更占据了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之巨。而在这庞大的出口额中,中国的购买量超过了半数,价值高达126.4亿美元,足见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产业的重要性。

  然而,如今美国大豆却面临着失去中国市场的严峻挑战,这对美国豆农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前,正值美国大豆的收获旺季,本应是豆农们喜迎丰收、笑逐颜开的时刻,但现实却让他们愁眉不展、焦急万分。他们迫切地希望特朗普政府能够与中国进行谈判,以挽回这一不利局面。毕竟,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客户,意味着美国豆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而这一困境正随着时间推移而日益加剧。

  特朗普声称要停止从中国进口食用油,这部分贸易究竟有多大?中美之间的食用油贸易主要涉及美国进口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废食用油(UCO),这些废食用油大多来自中国的餐饮企业。自2020年以来,美国进口UCO的数量迅速增长,从不足9万吨跃升至超过136万吨,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中国。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UCO达到了创纪录水平,美国成为中国UCO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量约为127万吨,占中国UCO出口总量的约43%。

  可见,关税战的连锁反应已远超经贸领域。2025年7月,世界银行报告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全球贸易量萎缩8.3%,跨国企业被迫重组供应链,增加的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美国农民协会数据显示,2018-2024年,美对华大豆出口下降42%,导致爱荷华州等农业州失业率上升3.7个百分点。中国始终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塞尔维亚期间宣布,中方将扩大进口塞尔维亚特色农产品,并解除对塞尔维亚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禁令。这一举措彰显了中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诚意。相比之下,美方近期在波罗的海海缆受损事件中,试图将技术问题政治化,甚至无端指责中国“破坏基础设施”,进一步暴露了其“甩锅推责”的惯用手段。

  从19世纪末德俄农产品关税战导致两国关系破裂,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崩溃,历史反复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2025年10月13日,当美方威胁因中国稀土管制加征100%关税时,中方明确表示:“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坚决采取相应措施。”这种理性克制,既是对自身发展权益的维护,也是对全球产业链稳定的负责。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通胀高企、债务风险加剧等多重挑战。IMF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降至2.8%,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在此背景下,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更应承担大国责任,通过平等对话化解分歧。正如林剑所言:“人类社会休戚相关,各国应为实现共赢凝聚共识。”唯有摒弃冷战思维,回归WTO规则框架,才能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

  大豆战争的背后,是美国农场主们焦急地等待着下一个买主,而中国的粮油企业已经从巴西、阿根廷找到了新的大豆供应源。贸易战没有赢家,但这个简单的道理在政治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随着特朗普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的措施可能生效,中美贸易关系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