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下!俄媒:俄向中国发运首批4吨重黑麦粉 背后信号不一般,提醒美国“贸易战无赢家”!!
创始人
2025-10-16 13:01:49
0

  俄媒:俄向中国发运首批4吨重黑麦粉

  【俄媒:俄向中国发运首批4吨重黑麦粉】一辆载着4吨重黑麦粉的货车从俄罗斯广袤麦田出发,驶向遥远的东方-这袋看似普通的面粉,却是中俄粮食贸易史上的特殊使者,就在五个月前,中俄双方签署了相关议定书,为中国市场迎来了这位来自北国的“黑色黄金”。10月14日,俄媒援引俄联邦兽医和植物检疫监督局消息称,俄罗斯已向中国发运首批重达4吨的黑麦粉。报道称,俄联邦兽医和植物检疫监督局下属的相关部门,经过一系列严谨细致的工作流程,顺利完成了首批4吨俄罗斯黑麦粉对华发运程序,并郑重签发了相应的合格证书。这一重要进展,为中俄农产品贸易增添了新的亮点。今年5月8日,该监督局官网及时发布报道,详细介绍了中俄双方在当日正式签署了相关议定书这一关键事件。报道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而此次新出口方向的开辟,无疑将成为俄罗斯粮食副产品供应体系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俄方在此过程中,也积极履行提醒职责,明确告知出口商需满足一系列严格条件。这包括对小麦和黑麦种植场所进行全面的植物检疫监测,确保种植环境符合国际标准;同时,对存储场所也要实施定期的检疫检查,防止有害生物滋生。此外,出口商还需在中方设立的“单一窗口”进行注册登记,以便及时获取贸易相关信息,保障贸易流程的顺畅进行。

  时间来到6月3日,中国海关总署经过审慎评估与严格审查,正式发布公告,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俄罗斯黑麦粉进口中国市场。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中国对进口农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也彰显了中俄两国在经贸合作中的互信与共赢。在美国关税战的重压之下,中俄两国并未选择退缩或对抗,而是积极携手,通过加强经贸合作来共同应对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此次俄罗斯向中国成功发运首批黑麦粉,正是中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持续拓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5月8日签署的《俄罗斯粗面粉和黑麦面粉输华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为俄罗斯黑麦粉对华出口铺平了坚实的道路。这一协议的达成,不仅有效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也为俄罗斯粮食产业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对俄罗斯粮食副产品的需求持续攀升,新出口方向的开放无疑成为进一步推动俄罗斯粮食副产品供应体系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合作过程中,中俄双方始终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贸易活动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俄罗斯方面不仅提醒出口商需对小麦和黑麦种植及存储场所进行严格的植物检疫监测,还要求其在中方“单一窗口”进行注册登记;而中国海关总署也及时发布公告,明确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俄罗斯黑麦粉进口。这种基于规则和标准的合作模式,不仅确保了贸易的顺利进行,也为两国经贸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农产品领域外,中俄两国在能源、科技、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而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对能源的需求持续旺盛。双方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不仅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也为俄罗斯能源出口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在科技领域,中俄两国加强创新合作,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不断提升两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俄两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推动了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落地实施,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与共同发展。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中俄两国在美国挑起的关税战这一特殊背景下展现出的互助合作,以铁一般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关税战没有赢家"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美国单方面发起的这场关税战,本质上是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构筑经济壁垒,试图以"美国优先"的零和思维维护其霸权地位,却完全忽视了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以及各国经济深度交融、命运与共的现实依存关系。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任何试图通过单边主义手段切割这种联系的行为,最终都只会陷入损不利己的泥潭。

  历史经验早已证明,贸易战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只会带来双输乃至多输的结局。当关税壁垒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时,不仅会扭曲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会推高企业生产成本,抑制创新活力,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实质上是将国内矛盾向外转移,不仅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反而会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俄两国始终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核心理念,通过深化能源、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了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和产业优势的深度互补。从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到黑海沿岸的农产品贸易,从北极航道的联合开发到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合作,中俄经贸关系正不断拓展新空间、培育新动能。这种基于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不仅为两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更为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注入了稳定性因素。

  中俄的成功实践深刻表明,只有彻底摒弃贸易保护主义的狭隘思维,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原则,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各国共同繁荣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这种合作范式证明,国际经济合作完全可以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性安排实现互利共赢。

  在美国关税战投下的阴霾中,中俄互助合作犹如穿透云层的阳光,向世界展示了合作共赢的强大生命力。两国用实际行动证明,面对保护主义逆流,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才是正道。这一实践不仅再次印证了"关税战没有赢家"的深刻道理,更为其他国家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式。

  展望未来,中俄两国应继续深化战略协作,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拓展"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加强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正能量。这种超越零和博弈的合作模式,必将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