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回应辞职带休学儿子徒步千里
【爸爸回应辞职带休学儿子徒步千里】背包几乎和他瘦小的身躯一样大,但小景的脚步却异常坚定。这位9岁男孩和父亲一起,正走在一条从湖南到山东、长达1000公里的特殊成长道路上。“我们是10月1日从湖南慈利县出发的,这是徒步的第14天,我们现在在湖北荆门。”余先生(部分报道中称小景爸)在电话那头说道,背景声中隐约能听到雨声。即使在下雨天,这位父亲和他9岁的儿子小景也没有停下脚步。对于普通人来说,徒步1000公里已然是艰巨的挑战,而对于患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的小景来说,这更是一场改变人生的跋涉。
余先生做出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三年前,他毅然辞去了月薪两万元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帮助儿子对抗多动症的斗争中。“小景一年级时,在学校的突出问题是扰乱课堂、打扰老师,严重的时候还打老师。”余先生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回忆道。情况到三年级变得更加严重,孩子“听不懂课、坐不住”,甚至到了无法正常学习的程度。今年3月,余先生为小景办理了休学一年的手续。此前,他已经给孩子报名了每月学费高达两万元的训练营,但效果有限。更让余先生感到压力的是,教育理念的分歧导致他与妻子分开,如今他独自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之前在医院也进行了两个月的康复,做完康复后我觉得这是一个长期要做的事情。”余先生解释了徒步想法的起源。在湖南张家界一个特训营地的半年训练期间,他受到两位徒步回家家长的启发,决定组织这次徒步活动。余先生招募了另外两个家庭,组成了三组家庭七个成员的徒步团队。“因为其中一个孩子的老家是山东聊城的,所以我们选择聊城作为目的地,从湖南慈利县出发,我一算刚好1045公里。”余先生这样规划了路线。按照计划,他们需要每天徒步约25公里,每周行走六天休息一天,预计用60天完成整个旅程。
徒步旅行绝非易事。团队通常早上7点起床,8点收拾行李出发,晚上7点左右结束徒步。余先生作为团队的后勤保障,需要随时应对突发情况,沿途设立临时“补给站”,还要负责找餐馆、订旅店。当徒步到第8天时,天气炎热,孩子们体力受不了,只走了20公里,有点不想走了。小景也坦言,徒步过程并不轻松,有时候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但经过家长们的安抚和鼓励,孩子们又重拾信心。
尽管路途艰辛,但温暖的事层出不穷。余先生每天在朋友圈记录着旅途中的点点滴滴。“路过白龙村晒衣服,遇见村支书,还送我们刚摘的橘子。”“最离谱的是在山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竟然成功蹭上了婚礼宴席,主人家热情招待我们,临走还送了一大包橘子。”在徒步的第9天,小景更是学着父亲的样子,将零食送给了拾荒老人。小景送完之后脸上露出憨憨的笑容,余先生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经过十几天的徒步,小景的身上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余先生注意到,小景的体力明显提升了,从“以前刚走路的时候一直在路上哭,说走不动,现在一天下来一点事儿都没有”。更让父亲欣慰的是,孩子的“眼神里有光”了。“整个精气神明显跟之前不一样,”余先生细数着孩子的进步,“跟同伴发生小摩擦,他也会提前发出警告,有情绪先亮红灯。”多位ADHD专家指出,运动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从而短暂改善ADHD症状。
随着徒步事件受到关注,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评论称“博主在博流量,这会把孩子的腿走废”。对此,余先生回应说,有不同声音的评论很正常,因为他们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只是在看一件事的表面。他强调,自己公开记录徒步过程,是为了“鼓励更多这样的孩子和家长,让社会关注多动症这个群体”。持续的支出让余先生有些难以负担,他开始做起了自媒体。但他表示,自己做视频不但会公开孩子好的一面,也会公开孩子坏的一面。
徒步旅行只是余先生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他透露,小景已经上三年级,但因为多动症的影响,很多知识都没完全掌握。即使在徒步期间,他也没有忘记小景的学习。他打算等儿子适应徒步节奏后,再让他继续学习功课。对于徒步结束后的安排,余先生已经有了规划:“之后还会带着孩子去爬山,去骑行,去全国游学。”他认为,这样的经历,相信也会在将来给予孩子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余先生带着儿子继续冒着细雨向前行进。
“快乐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这位父亲说道,他看着儿子在一旁蹦跳着前进。小景的背包上挂着一瓶水,背带上写着“千里大徒步,小景无忧”——这是父亲最真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