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幽灵舰队”毒害太平洋环礁
【日本“幽灵舰队”毒害太平洋环礁】一艘沉睡在太平洋深处80年的日本军舰,正不断从残骸中渗出黑色的燃油,像毒液般侵入蔚蓝的海水,将曾经的世界级潜水天堂变成环境灾难现场。2025年10月,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特鲁克潟湖响起环境警报。二战期间被美军击沉的日本军舰“里约热内卢丸”号残骸出现严重燃油泄漏,每天漏出约4000升燃油,污染这片被誉为“潜水圣地”的环礁水域。这支沉睡近80年的“幽灵舰队”正在苏醒,而特鲁克潟湖中还有60多艘同样满载燃油和有毒物质的二战日本沉船,它们如同定时炸弹,威胁着整个太平洋的生态环境。
特鲁克潟湖底的“幽灵舰队”源自1944年美军的“冰雹行动”。当时,为摧毁日本在太平洋的重要军事基地,美军发起猛烈袭击,超过60艘日本军舰被击沉在这片水域。这些沉船中包括货船、运兵船和海军舰艇,许多还满载着燃油、弹药和其他有毒残留物。80年的海水侵蚀,使得船体金属严重腐蚀,油槽和管线彻底损毁。2025年9月11日,潜水员首次发现“里约热内卢丸”号开始漏油。丘克环境保护局局长布拉德·莫里证实:“最初的画面显示,每天可能有多达4000升的燃油从船只残骸中流出。”
泄漏的燃油迅速影响到特鲁克潟湖的生态系统。“可以看到油污覆盖了红树林的根部和海岸线。”莫里表示,这威胁到了周边渔民社区的生计和食物安全。面对不断扩大的污染,当地政府采取了紧急措施,但资源有限。他们用塑料桶拼接拦油索、铺设吸油毯、喷洒化学剂防止扩散,但这些简陋手段难以抵挡深海持续渗出的污染。澳大利亚“主要项目基金会”近期调查估计,特鲁克潟湖沉船中共封存约3950万升燃油和危险废物。按当前腐蚀速度计算,油舱将在5年内大面积破裂。
漏油事件对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了直接而严重的打击。为确保食品安全,周边海域已全面禁渔,居民被警告不得食用受污染鱼类。丘克州历史保护办公室负责人彼得·阿滕表示:“政府工作组已下令停止捕鱼,周边地区的人们也不能吃鱼,这很严重,因为鱼是这里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更严重的是,特鲁克潟湖作为世界闻名的潜水胜地,其旅游业也因此陷入停滞。潜水爱好者们原本从世界各地前来探索这些二战沉船,如今却只能望而却步。
作为沉船“原属国”的日本被指负有历史与道义责任。日本政府曾资助小规模清污行动,在2024年6月至2025年2月间,从沉船中清理了约2.1万升燃油。然而,与沉船中封存的3950万升燃油总量相比,这一清理量只是杯水车薪。去年7月,在东京举行的“第十届太平洋岛国峰会”上,太平洋岛国曾敦促日本清理二战沉船。库克群岛总理、时任太平洋岛国论坛主席马克·布朗明确表示:“这些船只所属国家有责任提供支持,在它们造成任何生态灾难之前进行清理。”
美日两国去年曾发表联合声明,承认泄漏风险并承诺合作治理。但随着特朗普政府再次上台,美国仅派遣了两名海岸警卫队员开展“问题评估”,未提供任何实际支援。丘克州官员恳求国际社会提供紧急援助,以避免出现连锁灾难。莫里警告说:“如果不能及时提供援助,那么结果将是长期的环境破坏。这主要会影响我们的食物来源和生态系统,还将出现广泛的经济损失,影响渔业和旅游业。”
这并非特鲁克潟湖“幽灵舰队”首次发生泄漏。2007年,日本“幽灵舰队”就曾发生小规模漏油。当时的情况虽然没有这次严重,但已引起环保人士的担忧。当地官员表示,出现类似的情况只是时间问题。阿滕强调:“这凸显了紧迫性,必须立刻着手制定解决方案。”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沉船将达到其结构完整性的临界点,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环境灾难。
特鲁克潟湖的碧蓝海水下,沉睡80年的“幽灵舰队”正在苏醒。每天4000升的燃油从“里约热内卢丸”号残骸中不断渗出,而在这片潟湖底部,还有60多艘同样满载燃油和有毒物质的二战日本沉船。
丘克州历史保护办公室负责人彼得·阿滕的警告言犹在耳:“今天是‘里约热内卢丸’,明天可能就是另一艘,后天又是一艘,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