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马熊群垃圾场觅食:挖到啥吃啥 一次性饭盒、塑料袋,甚至油桶都可能是腹中之物!
创始人
2025-10-15 20:02:51
0

青海藏马熊群垃圾场觅食:挖到啥吃啥

  【青海藏马熊群垃圾场觅食:挖到啥吃啥】近日,青海玉树治多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内,一场令人揪心的场景持续上演:夜幕降临后,数十头藏马熊在腐臭的垃圾堆中翻找食物,一次性饭盒、塑料袋甚至油桶都被它们吞入腹中。这并非个例,而是青藏高原生态失衡的缩影——当人类垃圾成为野生动物的“主食”,一场关于生存与保护的深刻反思正在高原展开。

  治多县垃圾填埋场位于县城西侧的山坡上,每日填埋量超过50吨。这个占地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区域,如今已成为藏马熊的“夜间食堂”。据目击者描述,最多时超过20头熊同时在此觅食,它们用双掌刨开沙土,翻出垃圾袋和纸箱,甚至直接撕咬包装膜。一头母熊带着两只幼崽,幼崽学着母亲的样子用前掌按住塑料袋,贪婪地撕咬着残留的食物。

  “它们什么都能吃,连油桶都要舔干净。”牧民才仁回忆起首次目睹此景时的震惊。他发现,这些曾被藏族文化视为“吉祥象征”的动物,如今眼神空洞,行为机械,像“电影里的丧尸”般在垃圾堆中徘徊。更令人担忧的是,熊的习性正在改变:原本独居的它们开始共享垃圾,捕食时间从白天转为夜间,甚至在零下20℃的寒冬也频繁光顾。

  藏马熊,学名西藏棕熊,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食肉动物,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本应以旱獭、土拨鼠为食,通过捕猎维持生态平衡。然而,近年来人类活动的扩张正不断挤压它们的生存空间。

  “一袋垃圾的热量抵得上70只旱獭。”生态学者周鹏指出,城镇化导致牧民定居点增加,垃圾产量激增。以治多县为例,其面积较十年前扩大五倍,但垃圾处理仍依赖露天填埋。方便食品、一次性餐具的普及,让垃圾中富含高糖、高脂肪的残渣,对熊形成“能量诱惑”。

  这种改变带来连锁反应。牧民发现,草场上的鼠兔数量激增,原本被熊控制的啮齿类动物开始破坏植被。才仁家的夏牧场上,数百平方米的草场布满鼠洞,草毡褪去后露出硬化的土地。“等风一吹,这些草根都保不住,牦牛以后吃什么?”他担忧道。学者警告,若熊长期依赖垃圾,其捕食本能可能退化,进而影响整个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面对熊群涌入垃圾场的现象,当地治理显得力不从心。治多县垃圾填埋场虽设有“熊出没”警示牌,但已被破坏;边坝县曾否认熊群进入垃圾场,后承认“原则上不主动干涉野生动物生存区域”。这种“回避式处理”引发争议:一方面,牧民自发清理垃圾、志愿者检查垃圾站密封情况;另一方面,缺乏系统性的防护措施,如防熊桶、封闭式填埋场等。

  “我们不想杀熊,但也不能让垃圾毁了草原。”牧民张兵的话道出矛盾。在青海玉树,部分垃圾场通过安装防熊网、定时清理残渣,有效减少了熊群扰民事件;而在边坝县,松散的垃圾管理让问题愈演愈烈。更根本的冲突在于观念:游客为“观熊”专程前往垃圾场,甚至在50米内用手电照射熊群,这种“猎奇心理”进一步加剧了人熊接触的风险。

  藏马熊的困境,本质上是人类发展模式与生态保护的冲突。要破解这一困局,需多管齐下:

  垃圾治理升级:推广防熊垃圾站,采用封闭式填埋技术,减少气味扩散。玉树州已试点“干湿分离”处理,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沼气,从源头上切断熊的“食物来源”。

  生态廊道建设:在人类活动区与熊栖息地之间建立缓冲带,种植熊喜爱的浆果灌木,引导其回归自然捕食。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实践显示,此类措施可使熊群远离居民区。

  社区共管机制:完善野生动物肇事保险,补偿牧民因熊造成的损失。治多县尝试“牧民巡护队”模式,让当地人参与生态监测,既提供就业又增强保护意识。

  公众教育深化:通过短视频、社区讲座普及防熊知识,纠正“投喂讨好”的误区。一位环保志愿者感慨:“真正的保护,是让熊在草原上自由捕猎,而不是在垃圾堆里苟活。”

  当藏马熊在垃圾场中埋头觅食时,它们咀嚼的不仅是人类的残羹冷炙,更是一个时代的生态代价。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其生态脆弱性远超想象——一只熊的生存危机,可能预示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这场“垃圾场觅食”事件,不应被视为猎奇新闻,而应成为全社会反思的契机。从政府到个人,从牧民到游客,每个人都是生态链的一环。唯有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以科学之策平衡发展,才能让藏马熊重新成为草原上的“吉祥象征”,让青藏高原的雪山、草地与生灵,永远保持那份纯净与生机。正如藏族谚语所言:“山是山,水是水,熊是熊。”每个物种都应在自己的领地中遵循自然法则。当我们为藏马熊的遭遇揪心时,更应思考:如何为下一代守护一个,熊能自由捕猎、草原能肆意生长的家园?这,是我们对自然最深的承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