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青海藏马熊群垃圾场觅食:挖到啥吃啥 垃圾食品取代传统食物!
创始人
2025-10-15 19:03:44
0

青海藏马熊群垃圾场觅食:挖到啥吃啥

  【青海藏马熊群垃圾场觅食:挖到啥吃啥】夜幕降临,青海高原的垃圾填埋场上,藏马熊用利爪刨开废弃物,一口口吞下塑料袋、油桶和一次性饭盒——这些曾被视为吉祥的动物,如今却在人类垃圾中艰难求生。“早就见怪不怪了。”青海玉树的本地居民平静地说,他们曾不止一次看到超过20只藏马熊集体在垃圾场觅食,“头挨着头,一堆一堆地吃垃圾”。即便被犬吠和强光包围,趴在垃圾堆上的藏马熊也不会轻易抬头。那股混合着酸、甜、辣和坏鸡蛋味的腐臭,不断刺激着这种以嗅觉灵敏著称的动物。它的双掌向下刨挖,一次次把嘴探进更深处,直到找出气味最浓的东西,囫囵吞掉。

  晚上8点左右,青海玉树治多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始热闹起来。车灯亮起,正把半个脑袋埋进土里嗅探的熊停住,扭头朝光源望了望,抖抖脖颈上那圈宽厚的白毛后,继续埋头嗅起来。不一会儿,又来了两只。一只翻出了个色拉油桶,坐在地上,用腿箍住,双掌夹住桶口,把嘴使劲往里塞。瓶口太小,只能伸舌头进去舔舐,边舔边转桶。另外那只刨出一团沾满红油的包装膜,用前掌按在地上,贪婪地撕咬。白色的塑料膜被抻成长条,在它嘴里反复咀嚼,像拉丝的芝士。最小的那只运气不错,咬开的塑料袋里掉出几张橘皮,被它两口吞进肚里。

  玉树州治多县牧民才仁在垃圾场第一次与熊近距离对视时,感到震惊与失望。那双反光的眼睛看不出神采,像“电影里的丧尸”,也像“偷东西被抓现行的老鼠”。他无法相信,这就是奶奶口中“象征着吉祥的动物”。对于藏民来说,藏马熊(学名西藏棕熊)曾是备受敬重的生物。有些牧民心怀畏惧,称它们是“远远的动物”“远方的动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棕熊曾被牧民视为“土地主”。如果一户人家的房屋遭受棕熊破坏,或某人在野外遭到棕熊袭击,会被认为做了某些不符合当地习俗或价值观的“错事”,被作为“土地主”的棕熊惩罚。如今,牧民对“土地主”的敬重,已转变为畏惧与厌恶。

  与十多年前相比,治多县城扩大了不止五倍。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牧民从游牧变为半游牧,甚至定居。县城不断扩张,人口快速增加,垃圾随之增多。一名长期观察三江源地区生态的研究者通过给熊安装定位颈圈发现,熊与人类的活动范围重合度越来越高,一些甚至完全重叠。“当人不断扩大生活区域,难免会侵占动物的领地。”这位学者指出。与漆黑恶臭的垃圾场相比,几公里外的县城正散发出迷人的霓虹灯光。县城中心的上空,被四星级酒店、连锁饮品店和“朗玛厅”(酒吧)等上千家商铺的招牌点亮。

  野外生存的西藏棕熊主要以旱獭、鼠兔、岩羊及植物为食,兼具主动捕食与食腐习性。在青藏高原,它无疑是食物链顶端的存在,但更是精明的机会主义杂食者。“如果躺在垃圾场里就能轻松获取足够的食物,它何须大费周章地挖掘半个篮球场的面积去捕食旱獭?” 青海省雪境生态宣传教育与研究中心创始人尹杭指出。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吴岚曾在分享中量化比较:无论是“偷盗”面粉酥油,还是风干牛肉,都比吃一只旱獭获得能量要大得多,利益代价比基本在70倍以上。作为杂食动物的棕熊,尤其喜欢有刺激性的、高热量的人类垃圾食品。牧民告诉研究人员,家里如果放了白糖,熊就会将白糖都吃掉。

  一名长期观察三江源地区生态的研究者对此感到担忧:“如果放任熊在垃圾场觅食,熊会改变,有可能导致它们逐渐丧失野外捕食的能力,甚至可能影响到冬眠。”青海省雪境生态宣传教育与研究中心的人兽冲突项目负责人郭慧也表达了类似的忧虑。郭慧担忧,“有些小熊一生下来,就跟着母熊来垃圾场觅食,没有抓过旱獭或鼠兔,可能缺乏自然取食的能力。”作为常年在三江源地区观察人熊冲突的学者,十年来,他几乎在玉树各县的垃圾场里,都见到过熊觅食。过去,熊见到人或车时会立即躲远,现在则视若无睹。“它们似乎习惯了被人观看”。

  熊爱上人类的食物,直接导致人熊接触频密,进而引发愈演愈烈的冲突。据新闻报道,2014-2017年,仅在三江源的长江源区,就上报296起棕熊袭扰案件,其中入室造成财产损失占九成,达到93.58%,捕食牲畜占4.73%,伤人占1.69%。同期,据青海省林草局报告,有9位牧民受到棕熊攻击后身亡。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5月到8月期间,青海治多县、囊谦县和格尔木市先后有7人遭遇棕熊袭击,其中2人死亡,5人受伤。

  站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治多县垃圾填埋场,眼前景象令人心碎:藏马熊在废弃物中翻找食物,塑料袋、油桶在它们齿间撕裂。几公里外,县城的霓虹灯依旧闪烁,外卖员仍在街头穿梭。

  垃圾场上的警示牌上写着:“填埋场非游乐场,防熊警惕不能忘,内有藏马熊出没!”但这警示无法阻挡熊群前来觅食的脚步。从“吉祥象征”到“垃圾熊”,藏马熊的命运折射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深刻改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