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考公年龄放宽至38岁 考生发声 考场迎来“中年突击队”,“想为自己留条后路”!!
创始人
2025-10-15 16:04:18
0

  考公年龄放宽至38岁 考生发声

  【考公年龄放宽至38岁 考生发声】深夜的书房里,Jason刚合上《行测必刷5000题》,手机屏幕忽然亮起——2026年国考公告发布,报考年龄首次放宽至38周岁。他看着自己35岁的身份证,苦笑这政策像是为他量身定制。10月14日,2026年国考公告发布,报考年龄首次放宽至18至38岁,应届硕士、博士可达43岁。消息发布后,引发大量考生关注,这一变动犹如在原本已白热化的考公战场上投下一颗深水炸弹,不少35岁左右的职场人士表示将重拾备考计划。无数像Jason这样的职场人,原本已在年龄门槛前黯然转身,如今却重燃希望。他们自嘲为“考场上的三八大盖”——38岁,准备与应届生们“硬刚”到底。备考大军的结构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在静谧的图书馆里,柔和的灯光洒在每一排书架上,也映照着不同年龄段的身影。坐在满脸洋溢着青春气息、胶原蛋白满满的应届生旁边的,是一群发际线悄然后移、眼角带着岁月细纹的"老家伙们"。他们或是戴着眼镜,眉头微蹙地盯着书本,或是奋笔疾书,在纸张上留下思考的痕迹,整个图书馆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据悉,在这些人中,有一位名叫Jason的男士格外引人注目。他目前在苏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工作,今年已经35岁的他,脸上虽已有了些许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与不屈。两个月前,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深思熟虑,Jason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挑战自我,尝试报考江苏公务员,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一段新的篇章。

  为了这个目标,Jason制定了极为详细且严格的复习计划。在正常的工作日下班后,他雷打不动刷3小时公考习题;周末则前往图书馆,坐6小时完成公考APP模拟测试,并认真复盘错题。在紧张的复习间隙,Jason也不忘家庭的重要性。他会特意抽空回家,与家人共进一顿温馨的晚餐,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听着他们分享一天的趣事,Jason的内心充满了温暖与满足。饭后,他还会陪孩子玩耍一会儿,享受这难得的亲子时光,让紧张的复习生活多了一份温馨与惬意。

  Jason考公主要是因所处行业被视为“夕阳行业”,发展前景黯淡,他想为自己储备机会,多一条路可走。在比较权衡后,他将目光投向体制内。“我还是经朋友提醒,我的年龄也能考公考编,才开始准备复习的。”Jason先后在外企、民企、央企工作过,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多,自认熟悉体制内氛围。年轻时对稳定工作没兴趣,现在年纪大了,经历行业动荡后更倾向稳定。历经数月备考,Jason行测模考才刚突破60分。他理解力没问题,但题目量大,难以兼顾效率与正确率。Jason的日常是众多大龄考生的缩影,他们面临记忆力衰退、体力下降等“硬伤”,还背负家庭重担,备考之路充满挑战。

  Jason的日常,是千万大龄考生的缩影。工作日,他雷打不动刷题3小时;周末则在图书馆浸泡6小时,完成公考APP的模拟测试。复习间隙,他匆匆回家吃饭,陪孩子玩一会儿,然后又回到书海。“我还是经一个朋友提醒,其实我的年龄也可以考公考编,才开始着手准备复习的。”Jason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外企、民企、央企都待过,最终却将目光投向了体制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老了。”Jason苦笑着,“经历了行业的剧烈动荡,现在更倾向于稳定。”他所在的行业正值寒冬,尽管暂时没有失业风险,但他已感受到刺骨寒意。

  而对Jason而言,最扎心的莫过于行测模考成绩——奋战数月,刚刚突破60分。“题目我都懂,但速度就是跟不上。”面对大量的行测题目,他自认理解力不是问题,但题目量太大,有限时间内无法兼顾效率与正确率。这并非个例。相比应届生,大龄考生面临的不仅是应试技能的减退。记忆力的衰退是第一个“硬伤”。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条文,仿佛在和他们玩捉迷藏;而体力的下降,则让长时间的备考变成一场耐力考验。更关键的是,他们背负着整个家庭的重担。孩子的哭闹、妻子的抱怨、父母的期待,都让本已紧张的备考雪上加霜。

  1989年出生的河南考生L去年12月国考后感叹“最后一次国考”却未如愿,不少30多岁大龄考生在其平台分享考公经历,有人请教如何兼顾孩子与备考。“宝妈”等大龄备考人员面临家庭复杂困境,遭亲友质疑,背负多重压力,全职备考风险高。潘老师分析,即便年龄放宽,35岁以上考生也难大量涌入,因备考强度大,他们精力有限且要顾家,有稳定收入和社会积累的更难下决心备考。

  大龄考生还面临社会偏见,有人认为公务员工作更适合年轻人,这种观念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但大龄考生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丰富,处理问题更沉稳。社会应摒弃偏见,给予理解支持。

  考公年龄放宽为大龄考生提供机遇,但他们也面临应试、精力分配及社会观念等挑战。我们应正视挑战,创造公平友好的备考环境,也希望大龄考生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实现职业目标。

  图书馆的闭馆音乐响起,Jason收拾好厚厚的复习资料,手机里是孩子发来的语音:“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

  他回了一句“快了”,然后走向停车场。车里,还有一本翻烂了的《申论范文宝典》。

  这条路,他走了三个月,而与他一样的千千万万大龄考生,刚刚获得上路的资格。年龄放宽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激烈竞争的开始。

  当38岁的考生走进考场,他们书写的不只是答案,更是一代人对安稳生活的最后追逐。

  国考报考年龄的放宽,是政策制定者基于多方面考量做出的积极调整。从个人发展角度看,这为众多因年龄限制而放弃考公梦想的人打开了新的大门。就像35岁的Jason,此前因年龄限制未曾将考公纳入规划,如今政策放开,他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道路,为自己储备新的发展机会。从社会人才利用角度而言,35 - 43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往往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他们进入体制内,能够为政府部门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助于提升政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一政策调整体现了对人才价值的全面尊重,让不同年龄段的人才都能在国家建设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实现了政策善意与人才机遇的双向奔赴。

  对于35岁左右的职场人士来说,重拾备考计划并非易事。以Jason为例,他在苏州工作,工作日下班后要雷打不动地刷3小时公考习题,周末则前往图书馆进行6小时的公考APP模拟测试并认真复盘错题。尽管如此努力,历经数月备考,他的行测模考才刚突破60分。这背后反映出大龄考生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记忆力衰退、体力下降等生理“硬伤”,使得他们在学习新知识、应对高强度考试时力不从心。同时,他们还背负着家庭重担,要在备考、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就像Jason,复习间隙还得抽空回家陪家人,享受亲子时光。然而,即便面临如此多的挑战,他们依然选择坚持,这种坚韧和执着的精神令人动容。他们的备考过程,是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追寻,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抗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