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或失去中国1600万吨大豆订单
【美国或失去中国1600万吨大豆订单】堆积如山的美国大豆在仓库中无人问津,而来自南美的大豆船正源源不断地驶向中国港口——这幅画面成为当今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真实写照。“大豆无处可去。”美国豆农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无奈叹息,配图中金灿灿的大豆堆积如山。与此同时,跨洋而来的南美大豆船正密集靠泊中国港口,平均每月超过40艘。这场大豆贸易的巨变源于今年5月中国停止购买美国大豆。一家美国市场调研公司预测,如果中国在11月中旬前仍未重返美国市场,美国可能损失高达1400万至1600万吨的对华大豆订单。对美国豆农而言,失去中国就等于失去了半个市场。
中国主要粮食码头的最新数据揭示了这一变化。今年1至9月,美国粮食运输船靠岸艘次同比下降56%,从72艘降至32艘。更令人震惊的是,自7月起,来自美国的粮食运输船在该码头靠岸艘次已降为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月以来,该码头每月平均有40多艘来自南美国家的粮食运输船靠岸,这些船只90%运输的都是大豆。
大豆对美国农业出口至关重要。2024年,美国大豆出口金额达245.8亿美元,位居美国农产品出口首位,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产业更是生命攸关。2024年,中国买走了美国一半以上的大豆,价值126.4亿美元。那一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近2700万吨大豆。而今年,在秋收开始前的1月至7月,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量仅为590万吨。自5月以来,中国已完全停止购买美国大豆。
当前正值美国大豆丰收季,但豆农们面对丰收却愁眉不展。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证实,目前美国大豆正值收获季,而中国的订购量却为“零”。中国已从巴西和阿根廷等国订购了大豆,并将在12月前交货。伊利诺伊州农场所面临的情况尤为突出。49岁的农民弗里德斯表示,他已按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预售了部分预期收成,但剩余的大部分大豆只能存入粮仓。更糟糕的是,大豆在仓库里存放时间过长会受到天气和虫害影响,价格波动很大。
为缓解出口压力,美国正拼命寻找新买家,敦促非洲、亚洲等国家增加采购。今年2月,在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的赞助下,弗里德斯曾与行业官员一同前往土耳其和沙特,与当地买家会面并考察加工厂。但他坦言:“有人谈论开拓印度、东南亚和北非市场,这些确实是未来的潜在市场,但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尚未发掘、能突然发力并取代中国的市场。”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执行长苏健也亲赴日本、印尼推销美豆,但他直言:“中国市场太庞大,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其他买家来取代,几乎不可能。”
面对豆农的困境,特朗普政府考虑提供农业补贴。有消息称,特朗普正考虑向美国农民提供100亿美元或更高额度的援助。然而,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批评,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就像“刚做完手术不缝合,只贴了个创可贴”,看似缓解,实则无济于事。更复杂的是,由于联邦政府时隔7年再次关门,国会无法审议补贴计划,出台方案遥遥无期。
在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大豆的同时,其大豆供应并未出现短缺。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进口大豆1286.9万吨,环比增加59.0万吨,同比增加149.8万吨,增幅13.2%,创历史单月次高。1-9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8618.0万吨,同比增长5.3%。2024/25年度中国共进口大豆1.09亿吨,同比增长4.4%,创历史新高。这些进口大豆主要来自南美。巴西谷物出口集团Anec数据显示,9月中国购买了650万吨大豆,占巴西大豆出口总量的93%。
这场大豆贸易的变化不仅是短期波动,更反映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层重构。2025年1-7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4226万吨,同比增长25%,创下同期新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美国进口仅1657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51%。这一数据落差——巴西进口量是美国的2.55倍——直接源于特朗普政府加征的报复性关税。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价值将从2024年的128亿美元大幅下滑至约60亿美元,损失近半壁江山。9月23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联合国会议期间看手机时,被拍到屏幕上显示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发来的短信:“大豆价格因此进一步下跌。这让中国对我们有了更大的筹码。”这条偶然被曝光的短信,道出了美国在大豆贸易战中的尴尬处境。失去中国市场,不仅让美国豆农面临巨额损失,更让美国在大豆定价权上逐渐丧失话语权。
面对可能失去的1600万吨大豆订单,美国豆农的苦日子,恐怕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