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或失去中国1600万吨大豆订单
【美国或失去中国1600万吨大豆订单】#美国或失去中国1600万吨大豆订单# 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2025年,美国大豆迎来史上最惨烈的收获季——中国“零订单”,美国豆农眼睁睁看着堆积如山的优质大豆烂在地里,甚至被迫粉碎销毁。据美国大豆协会估算,中国可能永久性流失1400万至1600万吨大豆订单,相当于美国全年对华出口量的近三分之二,足以装满2800艘万吨货轮!这场危机的根源,正是特朗普政府时期发起的对华关税战。美国农民本以为“关税大棒”能逼迫中国让步,结果却是自己成了最大的牺牲品。往年此时,中国买家往往会争相抢购美国大豆,但如今,TikTok上充斥着美国农民绝望的呐喊:“这是我种过最好的大豆,颗粒饱满,可现在只能搅碎扔掉,因为中国不买了!”曾经热闹的交易场景不再,美国大豆行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当前,美国大豆价格暴跌30%,然而化肥、燃油成本却暴涨45% - 60%,如此巨大的成本与价格落差,让豆农们苦不堪言,每亩亏损近100美元。更严峻的是,1600万吨订单凭空蒸发,这相当于美国大豆年产量的1/4。原本这些大豆应运往中国,如今却只能在仓库里发霉变质,毫无用武之地。
与此同时,巴西趁机崛起。2025年一季度,巴西向中国出口1200万吨大豆,占据中国进口量的69.16%,而美国仅占22.83%。曾经在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美国,如今被巴西远远甩在身后。
这一切的根源,要追溯到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大豆加征25%关税的贸易政策。中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美国大豆出口暴跌71%,农民损失超过270亿美元。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紧急致信特朗普:“豆农财务压力巨大,再拖下去,整个行业都要崩!”
特朗普政府原本期望通过“关税大棒”打压中国,却没想到欧盟、日本根本无法填补中国市场留下的空缺。美国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巴西、阿根廷等国抢走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意,市场逐渐被这些国家蚕食。
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输家。美国农民以为“打压中国 = 获利”,但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对于中国而言,转向巴西、俄罗斯等国进口大豆,不仅使供应链更加稳定,而且价格更低,有效保障了国内大豆供应和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巴西则成为最大受益者,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赚得盆满钵满,在国际大豆市场上的地位愈发稳固。而美国农民却遭受重创,大豆烂在地里无人问津,收入大幅腰斩,不少农场甚至面临破产的绝境。美国消费者也未能幸免,贸易战引发的通胀加剧,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生活成本增加。
展望未来,美国农民可能永远失去中国市场。巴西凭借价格优势和稳定的供应,已牢牢占据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主导地位,美国想要重新夺回市场份额,难度极大。
2024年美国大选临近,农民的愤怒可能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变量。毕竟,他们曾是特朗普的“铁票仓”,如今却因贸易战陷入困境。这种愤怒情绪若在大选中爆发,或许会改变美国政治的走向。
从全球范围来看,贸易战正在重塑全球农业格局。中国正加速多元化进口战略,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将推动全球农业市场朝着更加多元化、稳定化的方向发展。而美国,若继续沉迷于贸易保护主义,最终受损的将是自身的经济和民生。这场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无辜的农民和消费者在为错误政策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