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开卖啤酒售价5.9元起
【蜜雪冰城开卖啤酒售价5.9元起】一杯4元的柠檬水还没喝完,蜜雪冰城又端出了5.9元的啤酒杯,“雪王”的权杖从奶茶摇向了酒海。当蜜雪冰城宣布以2.97亿元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时,凭借4元柠檬水、6元冰淇淋称霸茶饮市场的“平价巨头”蜜雪冰城,将业务从茶饮、咖啡拓展至酒精饮品。收购公告后,“蜜雪冰城要卖啤酒了”话题冲上热搜,这是其3月上市后首次重大收购,是寻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雪王产品定价5.9-14.9元,延续低价策略,产品矩阵含经典鲜啤、果啤等,构建起跨界产品布局。雪王从奶茶转向啤酒,是新茶饮头部品牌面对市场饱和、增长乏力时的战略转型。但跨界有挑战,如供应链、消费场景、品牌认知等,折射出企业突围的焦虑与需求。可见,在业绩飙升的背后,蜜雪冰城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焦虑。据相关数据显示,蜜雪冰城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看似十分亮眼——营收高达148.75亿元,同比增长39.3%;净利润也达到27.18亿元,同比增幅达44.1%。然而,在这份耀眼的成绩单背后,却隐藏着蜜雪冰城难以忽视的增长焦虑。截至2025年6月30日,蜜雪集团全球门店总数已超过5.3万家,庞大的门店网络在带来规模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单店日均零售额下滑的隐忧。2025年上半年,蜜雪冰城关店数量达到1187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8.6%,这一数据无疑为蜜雪冰城敲响了警钟。
蜜雪冰城此次跨界进军啤酒市场,绝非盲目跟风或草率冒险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精准瞄准了一个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市场。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鲜啤市场规模将实现重大突破,一举超过800亿元大关,且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年复合成长率将稳定保持在12%至15%的较高水平。而被蜜雪冰城收购的鲜啤福鹿家,在业界素有“精酿界蜜雪冰城”的美誉,其产品定价策略十分亲民,集中在5.9元至14.9元的区间内,这与蜜雪冰城一贯的茶饮价格带形成了高度的重叠与互补。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之所以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个关键点在于其关联交易的性质。原来,鲜啤福鹿家的原实际控制人田海霞,正是蜜雪集团CEO张红甫的配偶,这一层特殊关系无疑为交易增添了几分看点。
然而,蜜雪冰城跨界啤酒领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消费场景的显著冲突。与茶饮产品所具备的“全时段消费”属性截然不同,鲜啤的消费高度集中于晚间6点至10点的黄金时段,这一时段的销售额占比甚至超过了70%。相比之下,蜜雪冰城门店的高峰时段则主要分布在午间和傍晚,与鲜啤的消费高峰存在明显的错位。这种场景差异直接导致了鲜啤福鹿家在白天时段门店“基本没生意”的尴尬局面。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蜜雪冰城正积极尝试通过供应链协同来寻求突破。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福鹿家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18%,同时运输损耗率也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35%,这无疑为鲜啤福鹿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蜜雪冰城的跨界并非行业内的孤例。近一年来,新茶饮品牌跨界酒赛道已然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随着新茶饮行业增速的逐渐放缓,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最新数据,2025年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44.3%大幅放缓至12.4%,这无疑促使了众多新茶饮品牌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虽然蜜雪冰城的核心客群与精酿啤酒的消费者都以年轻人为主,但两者在消费动机上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蜜雪冰城的核心客群对饮品的核心需求主要集中在“解渴、提神、性价比”等方面;而精酿啤酒的消费者则更加注重“社交、口感、情绪价值”等深层次的消费体验。
在郑州一家鲜啤福鹿家的门店前,一位刚刚下班的白领正用5.9元的价格买走了一杯500毫升的现打鲜啤,杯身上“请勿酒后驾车”的提示语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位消费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安全与责任。
与此同时,蜜雪冰城仍在以每天新增超40家门店的速度加速扩张。当“雪王”的旗帜插遍全球5.3万个角落,它的野心早已不满足于只让人们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