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演讲遭抗议者打断 现场噘起嘴 短暂噘嘴后以一句“处理的效率很高”化解尴尬!
创始人
2025-10-14 18:04:40
0

特朗普演讲遭抗议者打断 现场噘起嘴

  【特朗普演讲遭抗议者打断 现场噘起嘴】10月13日,耶路撒冷以色列议会内,一场本应聚焦中东和平的演讲因突发抗议陷入混乱。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阐述加沙停火协议时,两名左翼议员高举标语牌打断发言,其中一人高喊“承认巴勒斯坦国”,另一人则挥舞“种族灭绝”字样的纸张。安保人员迅速将抗议者带离现场,而特朗普在短暂噘嘴后,以一句“处理的效率很高”化解尴尬。这场插曲不仅暴露了巴以问题的深层矛盾,更成为观察美以关系与中东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当地时间13日上午,特朗普抵达以色列后直奔议会发表演讲。他首先感谢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向哈马斯施压释放被扣押人员”,并强调美国在8个月内结束了8场战争,暗示其外交成果。然而,当话题转向加沙停火协议时,议会后排突然爆发出喊声。巴勒斯坦裔议员艾曼·奥德与同事卡西夫高举标语牌,前者手中的纸张上用英文写着“承认巴勒斯坦国”,后者则挥舞“种族灭绝”的标语。卡西夫的喊声与标语牌的晃动声交织,打断了特朗普的发言。议会安保人员迅速行动,将两人强行带离现场,过程中标语牌被扯落,纸张散落一地。面对突发状况,特朗普先是微微噘嘴,眼神扫过议会主席台,随后露出标志性的微笑,对以色列议长说:“处理的效率很高。”这一反应被现场镜头捕捉,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有网友调侃“总统的表情管理满分”,也有人批评“对严肃议题的轻慢”。抗议者奥德在事后接受采访时坦言,此次行动旨在“揭露以色列政府的虚假宣传”。他指出,尽管以色列宣称在加沙取得军事胜利,但哈马斯仍能释放被扣押人员,证明“占领并未消灭抵抗意志”。奥德强调:“如果不承认巴勒斯坦国、不结束占领,中东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和平。”

  这一诉求与当前中东局势密切相关。10月9日,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埃及斡旋下达成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包括以军24小时内撤军、72小时内释放20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等条款。13日当天,哈马斯已履行承诺释放全部人质,但协议第二阶段关于永久停火、以军完全撤离加沙等关键问题仍未解决。奥德的抗议,实质是对“以武力换和平”路径的否定,也是对国际社会承认巴勒斯坦主权的迫切呼吁。

  在抗议打断的演讲中,特朗普的核心信息可归纳为两点:一是感谢阿拉伯国家对哈马斯的施压,二是强调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支持。他提到,内塔尼亚胡多次要求美国提供武器,而以方“明智地”使用了这些装备。这一表述既迎合了以色列右翼政府的立场,也试图向阿拉伯国家传递“美国并非单边支持以色列”的信号。

  然而,这种“平衡术”在现实中面临挑战。尽管埃及、卡塔尔等国参与了停火斡旋,但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仍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保持谨慎态度。特朗普的演讲虽试图构建“多边合作”的叙事,却难以掩盖美以在中东问题上的深度绑定。抗议者的出现,恰恰戳破了这种“表面平衡”,暴露了巴以问题中“承认巴勒斯坦”这一核心诉求的长期缺位。

  事件迅速成为全球媒体焦点。美国《纽约时报》以“特朗普的耶路撒冷表情包”为题,分析其应对突发状况的公关策略;英国《卫报》则聚焦抗议者诉求,指出“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仍是中东和平的最大障碍”;阿拉伯媒体Al Jazeera强调,抗议者的勇气“代表了被压迫者的声音”。

  社交媒体上,网友的反应呈现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抗议是民主的体现”,批评者则指责“干扰重要外交场合”。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中东网民将抗议与加沙停火协议联系起来,质疑“以军撤军是否意味着占领结束?”“承认巴勒斯坦是否只是口头承诺?”这些疑问,折射出国际社会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深层不信任。

  此次抗议的背景,是巴以冲突长期未能解决的结构性矛盾。尽管当前停火协议暂时缓解了紧张局势,但协议第二阶段关于“永久停火”“以军完全撤离加沙”“重建加沙国际机制”等条款仍未达成共识。更关键的是,以色列内部对“承认巴勒斯坦”存在严重分歧:右翼政府坚持“安全控制优先”,左翼势力则呼吁“两国方案”。

  特朗普的演讲与抗议者的冲突,本质上是两种和平路径的碰撞——前者依赖军事威慑与盟友施压,后者坚持主权承认与领土解决。当抗议者高呼“承认巴勒斯坦”时,他们挑战的不仅是特朗普的演讲,更是整个“以暴制暴”的冲突逻辑。特朗普在议会中的噘嘴与微笑,或许能化解一时的尴尬,却无法掩盖巴以问题的核心症结。当抗议者的标语牌被扯落,当人质交换的新闻成为头条,我们不得不追问:真正的和平,究竟需要多少次停火协议?需要多少场演讲中的“效率”表态?或许,答案不在议会的麦克风里,而在那些被占领土地上普通人的生活中。承认一个国家的主权,尊重一个民族的尊严,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能带来持久的安全。这场抗议提醒我们:中东的和平,需要的不仅是政治家的“效率”,更是对正义的“诚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