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温暖!男子10年上班路免费搭1156名乘客 2000多条聊天记录记载10年风雨路,回忆当初“大家都以为我是骗子”!!
创始人
2025-10-14 15:04:37
0

男子10年上班路免费搭1156名乘客

  【男子10年上班路免费搭1156名乘客】清晨六点的蚌埠街头,薄雾还未散尽,一辆银色轿车缓缓驶出小区。驾驶座上的中年男子熟练地打开车载蓝牙,播放起轻快的音乐。这不是普通的通勤之路——在接下来的两小时里,他将沿着固定路线行驶,随时准备为顺路的陌生人打开车门。这位名叫陈修龙的普通司机,用十年光阴编织了一张覆盖整座城市的爱心网络,累计免费搭载1156名乘客,行驶里程足以绕地球三圈半。2015年的春天,经营女装批发生意的陈修龙像往常一样驾车前往义乌商贸城。在等红灯的间隙,他注意到路边有个女孩正焦急地拦出租车。"去光彩大市场?"他摇下车窗问道。当得知对方因加班错过末班车,又舍不得打车费时,这个常年跑运输的男人突然意识到:"每天上下班路上,有多少人和她一样在为几块钱发愁?"这个偶然的念头,让原本精明算计油费的批发商做出了惊人决定——将私家车变成"移动爱心站"。起初只是偶尔捎带顺路的上班族,后来逐渐形成固定线路:早上7:30接纺织厂女工,8:15送医学院学生,下午4点接福利院护工...他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不同乘客的需求,就像城市交通图上跳跃的音符。

  "刚开始也有人怀疑我是骗子。"陈修龙笑着回忆,"我就把驾驶证、身份证都拍给对方看,现在微信里还存着2000多条聊天记录。"这种朴素的信任构建方式,在网约车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十年间,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存满了"张护士""王老师""小李子"这样的称呼,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温暖的相遇故事。

  756条爱心线路,1643个座位,1156名乘客——这些精确的数字背后,是无数鲜活的人生片段。有位患有类风湿的老人,每周雷打不动搭乘他的车去中医院针灸;有位考研学子,在他的车上度过了三百多个挑灯夜读的夜晚;还有位单亲妈妈,带着女儿坐了三年顺风车后,孩子高考考上了上海名校... 最令人动容的是与乘客李荣的故事。这位服装店主最初因经济拮据接受帮助,十年间见证了陈修龙从"陈师傅"变成"老大哥"。如今虽已买车,仍会在雨雪天发信息:"哥,今天能蹭个座吗?"这种超越单纯搭乘的情谊,让冰冷的钢铁车厢变成了流动的社交空间。正如乘客王女士所说:"每次坐他的车,比坐专车还舒服,因为能闻到人情味。"

  安全行驶十万公里无事故的纪录,折射出这位"民间公交司机"的职业操守。每天出车前检查轮胎气压的习惯保持了十年,车载急救箱里常备晕车药和创可贴,甚至自费安装了车载WiFi供学生上网课。这些细节堆积出的安全感,让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敢于托付一段路程的生命时光。

  当共享经济重塑出行方式,传统顺风车需求锐减时,陈修龙将公益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作为"与爱同行"协会骨干,他带领志愿者团队定期探访福利院,为孤寡老人拆洗被褥、修剪指甲;连续八年参与"春雨助学"项目,累计资助二十余名贫困大学生;就连女儿陈思元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成了父亲公益路上的"小跟班"。 "现在年轻人总说情怀不能当饭吃,但我觉得善良才是最好的投资。"这句话道出了陈修龙坚守十年的精神内核。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市民自发加入爱心车队,连最初质疑的声音也变成了点赞。当地媒体报道后,有企业主动捐赠新车,却被他婉拒:"做好事不需要光环,只要能帮到人就行。"

  那辆陪伴十年的银色轿车虽已老旧,却承载着特殊的记忆价值。陈修龙计划更换新车时特意强调:"座椅要换成浅色的,方便乘客看清楚路面;后备箱要留足空间,可能要放轮椅。"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恰似他十年如一日的公益初心——永远把受助者的体验放在首位。 城市的天际线不断刷新,但总有些东西历久弥新。当陈修龙再次摇下车窗,对着晨曦中的行人喊出那句熟悉的"去哪?顺路捎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普通司机的坚持,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海拔。那些曾经接受帮助的人们,如今或许正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最终汇成爱的海洋。

  在这个推崇效率至上的时代,陈修龙用最原始的方式诠释了现代公民的责任担当。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文明进步,不在于高楼大厦的高度,而在于每个普通人愿意为他人停留的那一分钟。这辆永不熄火的爱心之车,将继续穿梭在蚌埠的大街小巷,书写属于平凡人的伟大传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