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湖南岳阳全城烟雾弥漫 有人头晕咳嗽 连续3日空气弥漫刺鼻味道,“因上游大面积焚烧秸秆导致”!!
创始人
2025-10-13 21:04:40
0

  湖南岳阳全城烟雾弥漫 有人头晕咳嗽

  【湖南岳阳全城烟雾弥漫 有人头晕咳嗽】10月12日晚,湖南岳阳突发“烟雾锁城”现象,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反映,岳阳整座城市被浓厚的烟雾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类似烧东西的刺鼻味道”。据现场目击者描述,当时烟味浓烈到令人感到头晕不适,不少市民因此出现咳嗽症状,部分人戴口罩出行以减不适。岳阳市生态环境局称,烟雾弥漫是因上游大面积焚烧秸秆。10月10日起,岳阳空气质量连续3天受污染,12日20时起达重度污染,全城烟雾弥漫,能见度低、有烟味且将持续。夏秋秸秆焚烧浓烟笼罩城乡,焚烧时二氧化硫等浓度飙升,二氧化硫翻倍,可吸入颗粒物达平时3倍。这些污染物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交织,成为雾霾的“催化剂”。在江苏某县,2024年秋收期间因集中焚烧秸秆,PM2.5浓度一度突破300微克/立方米,医院呼吸道门诊量激增30%。儿童、老人及哮喘患者首当其冲,咳嗽、胸闷、流泪成为常见症状,甚至有患者因吸入过量有毒气体诱发支气管炎。秸秆焚烧的“短期阵痛”,正演变为长期的公共健康危机。秸秆焚烧所引发的危害远非表面所见的那般简单。当那熊熊燃烧的火焰肆虐时,它不仅无情地吞噬了清新的空气,让天空蒙上一层灰暗的阴霾,更在地下悄然埋下了难以察觉的隐患。在那炽热的高温之下,地表3厘米内原本活跃的微生物群落瞬间被"团灭",它们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负责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循环。然而,在这场无情的烈火中,腐殖质与有机质迅速矿化,土壤的物理结构遭受严重破坏,变得板结而缺乏生机。

  实验数据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示了这一恶果:连续焚烧3年的地块,土壤孔隙度显著下降15%,这意味着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大大降低;保水能力也随之降低20%,在干旱季节,作物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缺水挑战。作物根系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受阻,难以深入土壤汲取养分和水分,进而导致产量年均减少8%-12%,给农民带来沉重的经济损失。

  更为严峻的是,焚烧后的草木灰虽然含有一定的钾、磷等营养元素,但长期依赖这种"速效肥"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酸碱平衡。在东北黑土区这一珍贵的农业资源宝库中,部分农田因焚烧秸秆而遭受重创,土壤pH值从适宜的6.5降至不利的5.8,微生物群落因此失衡,原本肥沃的黑土逐渐退化,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农民们不得不加大化肥用量以维持作物生长,从而形成了"焚烧-板结-增肥-污染"的恶性循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与此同时,秸秆焚烧的连锁反应还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那滚滚浓烟如恶魔般肆虐,导致能见度骤降,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高速公路上,事故率因此上升40%,多少家庭因此破碎;民航航班也频繁延误,影响了人们的出行计划。2023年,山东某县就因焚烧秸秆而引发了一场山林火灾,过火面积超过200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这场灾难给当地生态和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

  而更隐蔽、更长期的危害则在于生物链的断裂。焚烧产生的高温无情地杀死了土壤中的蚯蚓、线虫等关键物种,它们是土壤食物网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持土壤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安徽某村,连续焚烧5年后,田间蚯蚓数量惊人地减少了90%,土壤通气性因此变差,作物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与此同时,焚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与甲烷等温室气体更是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每吨

  此次岳阳空气质量遭受重创,根源在于上游地区大面积焚烧秸秆。在农业生产中,秸秆处理一直是个难题。部分农民为图方便、节省成本,选择在秋收后直接焚烧秸秆。这种做法在短期内看似高效,能快速清理田间,为下一季耕种做准备。然而,从长远来看,其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焚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严重污染空气。就像此次岳阳的情况,空气质量连续三天受到污染,12日更是达到重度污染级别,全城能见度降低,不仅影响市民的出行安全,更对人们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损害,尤其是老人、儿童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健康风险大幅增加。此外,焚烧产生的高温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来年农作物的生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上游地区的秸秆焚烧行为,其影响并不会局限于当地,而是会随着大气环流扩散到周边地区,岳阳此次的“烟雾锁城”便是典型例证。这警示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能仅考虑局部利益,而应树立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

  各地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机制。当某一地区出现可能影响周边的大气污染行为时,能够及时通报并采取联合行动。同时,要加大对秸秆焚烧行为的监管力度,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对违规焚烧行为依法严惩,形成有效的威慑。

  要彻底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探寻秸秆处理的可持续之路。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例如,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饲料、肥料或新型建筑材料等,实现秸秆的高值化利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和积极性。通过举办培训班、示范田展示等方式,让农民了解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和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秸秆资源化利用中来。只有让农民看到秸秆不再是“废弃物”,而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宝贝”,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秸秆焚烧行为。

  岳阳“烟雾锁城”事件为我们敲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警钟。秸秆焚烧问题不仅仅是农业领域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大事。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加强区域协同合作,共同守护我们的蓝天白云,让类似的环境危机不再重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