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13日电 全球气候变化下,极端天气频生,香港天文台预测一个低压区本周后期会在菲律宾以东海域逐渐发展,有人工智能(AI)预报系统推算,该热带气旋有机会下周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山雨欲来之际,南丫岛附近昨日出现水龙卷。另外,今年至今香港天文台已发出12个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打破1946年以来纪录,香港气象学会发言人梁荣武表示,科学界共识认为未来台风数目或轻微减少,但强台风比例将增加,预计破坏力更强。天文台又预测,一股东北季候风将于下周初影响华南,下周二(21日)最低气温料跌至约23度。
中通社资料图。
天文台表示昨午近1时,有市民于南丫岛附近目击水龙卷出现,从网上片段所见,当时南丫岛附近多云,一条弯曲的云柱连接着水面及云层,这是继上月24日沙田城门河出现水龙卷后,不足一个月内再有此现象,而今年7月22日交椅洲附近亦有水龙卷出现,去年9月28日维港内亦出现水龙卷,是1959年起首次在维港出现。
天文台解释,水龙卷是快速旋转、夹杂水滴的云柱,从对流云的底部连接着水面。对流云的下沉气流到达海面后会向外扩散,造成冷外流气流,加上温暖的海面,有利水龙卷形成。
梁荣武指出,水龙卷风速虽然一般较陆地上的龙卷风低,但仍有破坏力,倘见到水龙卷,应立即到有遮掩的地方暂避。
另外,梁荣武昨日在电台节目表示,今年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数量虽创纪录,但数量并非真正指标,多数为一号风球,只有少数带来威胁。他解释,西太平洋及南中国海每年平均出现约30个热带气旋,将来或减至26个至28个,“问题是即使数量减少,很强的台风在这二十几三十个台风当中,很强台风的比例是会增加。”
梁荣武强调,“台风越来越厉害,引起的风暴潮、额外增水,原本水位是1米,突然间跳到3米,这些额外增水一定比以前大,叠加额外海平面上升,所以水浸情况会愈来愈严重。”
香港天文台预测,一个低压区会在本周后期,在菲律宾以东海域逐渐发展,并在周末期间移向吕宋一带。人工智能预报系统“风乌”显示,该热带气旋下周有机会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但受东北季候风影响,其随后路径及发展存在变数。
另外,根据天文台预测,下周日(19日)起风势将会增强,至下周一(20日)及下周二(21日)市区风力将增强至4级至5级,离岸及高地更间中吹6级强风,此风力已达到悬挂3号强风信号的标准,市民需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天文台又预测,一股东北季候风将于下周初影响华南,下周二(21日)最低气温料跌至约23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