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质疑!景区:趵突泉下没水泵但确有水管 三根钢制水管仅用作疏通泥沙,地下水位破30米引关注!
创始人
2025-10-13 09:04:20
0

景区:趵突泉下没水泵但确有水管

  【景区:趵突泉下没水泵但确有水管】10月12日,山东济南,最近趵突泉水位突破30米大关,网友好奇“趵突泉水下是不是有水泵?”。对此,景区辟谣:不存在水泵,水下确有三根钢制水管,但作用是防止泉口崩塌和泥沙堆积,避免自然水流冲刷导致地质损伤。管道属于历代保泉工程的保护措施,类似“井圈”的加固装置。近日国庆,有游客在参观趵突泉期间,听见泉水附近有水泵声,一位游客在游览园区时,偶然间听到从某个角落传来隐隐约约的机器运转声,好奇心作祟的他便顺着声音的方向仔细探寻,最终沿着声音找到了一个配电箱。配电箱下方的地面上,有几块木板严严实实地盖着几台水泵,这些水泵静静地待在那里,与周围的环境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这名游客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便迅速将这一消息提供给了媒体。消息一经媒体传播,立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部分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在报道时采用了耸人听闻的标题,比如“惊!园区水泵暗藏玄机”“园区水泵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等等。这样的标题很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以为园区内的水泵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特殊用途,而忽略了其原本的真实功能。

  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开始流传各种说法,有人说这些水泵是“连接水泵用于特殊操作”,甚至还有人称其是“南水北调工程辅助设施”。然而,这些说法很快就被官方一一否认。官方明确表示,趵突泉的泉水100%源自济南本地的地下水补给系统,与外部的调水工程没有任何关系。

  趵突泉的历史极为悠久,其渊源可一直追溯至商朝时期,有着近三千年的文字记载。自古以来,趵突泉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古人也对它惊叹不已。就连乾隆皇帝南巡时,也被趵突泉的壮美景色所折服,亲自题笔,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从科学数据来看,趵突泉地下泉水的吐水量十分惊人,平均每秒就有4立方米的水量喷涌而出。在乾隆时期,每天的吐水量更是高达7万立方米。如此巨大的水量,如果真的要靠人工设备抽水来制造喷涌的假象,先不说需要耗费多么巨大的能源和成本,仅从技术层面来讲,也是极不现实的。

  趵突泉喷涌依赖济南独特地质构造:南部山区石灰岩地层蓄积雨水形成地下水,向北流动时受地下岩浆岩阻隔产生高压,通过岩缝自然涌出地表。2025年10月地下水位突破30米大关(达30.07米),直接触发“趵突腾空”(水涌若轮)胜景。

  谣言的滋生与传播,往往源于公众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误解。当游客在趵突泉附近听到类似水泵声并发现配电箱下的设备时,未经深入考证便将消息提供给媒体,而部分媒体为博眼球,采用耸人听闻的标题进行报道,使得“趵突泉靠水泵抽水”的谣言迅速扩散。这种不负责任的传播行为,不仅误导了公众,也对趵突泉景区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事实上,景区已明确辟谣,水下三根钢制水管的作用是防止泉口崩塌和泥沙堆积,属于历代保泉工程的保护措施,与制造喷涌假象毫无关联。网传“连接水泵”或“南水北调工程辅助”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泉水100%源自济南本地地下水补给系统,其喷涌是济南独特地质构造的自然结果。

  从科学角度来看,趵突泉的巨大吐水量决定了其不可能依靠人工设备抽水来制造喷涌假象。趵突泉地下泉水平均每秒就有4立方米吐水量,乾隆时期每天的吐水量高达7万立方米。如此庞大的水量,若要通过人工设备实现,不仅需要耗费巨大的能源和成本,而且在技术上也难以实现长期稳定运行。趵突泉喷涌依赖的是济南南部山区石灰岩地层蓄积雨水形成地下水,向北流动时受地下岩浆岩阻隔产生高压,通过岩缝自然涌出地表这一独特的地质构造。这是大自然赋予济南的珍贵礼物,是科学规律的真实体现,任何人为的造假行为都无法模仿其天然的壮美与神奇。

  趵突泉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承载着近三千年历史文化的瑰宝。其历史可追溯至商朝,有丰富的文字记载,古人对之惊叹不已,乾隆皇帝更是亲自题笔,封其为“天下第一泉”。它见证了济南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是济南文化的重要象征。谣言的传播,不仅是对自然科学的亵渎,更是对历史文化的漠视。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趵突泉的文化价值得以传承和发扬。

  在这场谣言风波中,媒体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进行报道,避免采用标题党等不良手段吸引眼球。在面对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时,媒体应深入调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为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报道。同时,公众也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在面对类似事件时,要保持理性和冷静,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准确信息,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信息传播环境。

  趵突泉的清澈本真不容谣言玷污。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认识趵突泉的自然奥秘,以敬畏之心对待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以负责的精神传播真实的信息。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护趵突泉这一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瑰宝,让其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绽放璀璨的光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