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0即将“停服”
【Windows 10即将“停服”】微软公司于10月14日起停止为Windows 10提供安全更新,全球数亿台电脑将面临安全风险。“电脑将暴露在安全威胁之下。”美国微软公司从10月14日起,正式停止对Windows 10系统提供安全更新和技术支持。这意味着全球仍有数亿运行Windows 10的电脑,将面临更高的网络安全风险。尽管安装了Windows 10系统的设备仍可继续运行,但微软将不再提供定期的安全更新,同时部分应用程序的功能可能会减弱。
微软公司对Windows 10的支持于10月14日正式画上句号。这一决定意味着,全球数百万台电脑将失去官方安全防护。据央视财经报道,微软表示虽然Windows 10设备仍可继续使用,但将不再接受定期的安全更新。没有了这些安全补丁,电脑就像没穿盔甲上战场,对新型病毒和网络攻击的防御能力将大大降低。《新西兰先驱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消息,引发了全球用户的广泛关注。
微软官方建议用户尽快升级到Windows 11系统。然而,许多旧电脑并不符合运行新系统的硬件要求,这使得大量用户陷入两难境地。面对这一局面,用户只剩下两种选择:要么更换支持Windows 11的新设备,要么支付30美元或使用1000个微软奖励积分,注册微软的扩展安全更新程序。这一扩展安全更新程序至少可以帮助降低恶意软件攻击和网络安全威胁的风险。对个人用户而言,这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对企业用户来说,更意味着不小的经济负担。
为解决兼容性问题,微软推出了扩展安全更新程序。该程序主要为无法升级到Windows 11的用户提供暂时的安全保护。根据帕德博恩大学发布的信息,扩展安全更新程序不是长期解决方案,最初仅计划提供一年。对于企业用户,每年的扩展安全更新费用为每台设备61美元。而使用云服务或虚拟环境(如Windows 365和Azure虚拟机)的用户,则可以免费获得相同的更新。
全球仍有约4亿台设备运行Windows 10,这一数字令人震惊。这些设备在失去官方安全维护后,面临的安全隐患将逐步显现。对普通个人用户而言,风险或许尚可容忍;但对企业级用户来说,系统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数据资产与业务连续性,升级迁移已成为必须面对的议题。特别是在欧洲经济区,微软将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免费提供扩展安全更新程序访问权限,只要他们使用微软账户并正确注册。这一政策显示了该决定对资源有限用户的影响更为显著。
Windows 11的高硬件要求是用户升级的主要障碍。这些限制不仅限于公众普遍关注的TPM 2.0安全模块,还涵盖处理器架构、固件模式、显卡支持、内存容量、安全启动能力等多个维度。若用户对自身设备是否符合升级条件存在疑问,可借助一款名为WhyNotWin11的检测工具进行评估。该工具现已推出更新版本,能够直观呈现设备各项关键参数的合规状态。从中央处理器架构、BIOS设置,到核心数量、DirectX 12支持情况,再到内存大小、安全启动及可信平台模块配置,各项检测结果一目了然。
微软正全力推广其新一代操作系统和云服务。据该公司称,Windows 11设备的安全事件减少了62%,速度提高了2.3倍,为组织的工作流程带来了50%的速度提升。对于考虑转向云端的用户,Windows 365提供了一条通往Windows 11的云路径,新客户可享受20%的折扣。微软还在推广Copilot+PC,这些设备旨在提供先进的AI功能。这些设备来自宏碁、华硕、戴尔、惠普、联想、三星和Surface等领先品牌。
面对这一不可避免的转变,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对于设备符合Windows 11要求的用户,升级是最安全、最面向未来的选择。对于设备不符合要求但有能力购买新设备的用户,更换设备是明智之举。而对于那些设备不符合要求又不想更换设备的用户,注册扩展安全更新程序是权宜之计。帕德博恩大学建议员工,如果他们的电脑不符合Windows 11的要求,就需要购买新设备。
对于个人用户,是花费30美元购买一年的安全更新,还是用1000个微软奖励积分兑换?
对于企业用户,是每年为每台设备支付61美元的扩展更新费用,还是全面升级到Windows 11?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取决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无论选择哪条路,行动都比观望更有意义——在网络安全领域,预防总是优于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