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警就菲侵闯铁线礁发表谈话
【中国海警就菲侵闯铁线礁发表谈话】10月12日,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针对菲律宾3002、3003号公务船当日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铁线礁附近海域一事作出严正回应。事件中,菲方船只无视中方多次警告,甚至危险接近中国海警21559艇导致擦碰,中国海警依法采取管控措施并予以坚决驱离。这一事件再次将南海主权争议推上风口浪尖,也凸显了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坚定立场。根据中国海警局通报,10月12日9时19分,菲律宾3003号公务船在铁线礁附近海域无视中方海警21559艇的严正警告,以危险方式接近中方执法船只,最终导致两船发生擦碰。中国海警局发言人刘德军明确指出,责任完全在菲方。现场画面显示,中方执法人员操作专业规范,全程通过无线电警告、航路管制等手段要求菲船撤离,而菲方船只却持续逼近,甚至试图以擦碰方式制造事端。
这并非菲方首次在铁线礁海域挑衅。2025年1月24日,菲律宾3003号、3004号船曾以“科研采样”为名企图非法登礁,被中国海警船拦截驱离;5月21日,菲方3002号、3003号船再次侵闯铁线礁,并组织人员非法登礁活动,中方海警执法人员依法登礁查证处置。此次事件中,菲方船只不仅延续了“抵近侦察—强行闯入—制造摩擦”的惯用模式,更通过擦碰行为试图将事件升级为“意外碰撞”,其挑衅意图昭然若揭。
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一立场基于历史、法律和国际关系准则。从历史维度看,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并持续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铁线礁作为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其主权归属早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从法律层面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沿海国对领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享有主权权利,而菲方船只未经允许进入中国管辖海域,已构成对国际法的公然违反。
更值得关注的是,菲方行为严重违背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的核心精神。该宣言第五条明确要求“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然而,菲方近年来在铁线礁、仁爱礁等海域的频繁挑衅,不仅破坏了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更将地区国家拖入“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所言:“南海不是地缘博弈的棋局,更不应成为个别国家谋取私利的工具。”
菲方此次挑衅的背后,隐现外部势力的推波助澜。近年来,美国以“自由航行”为名,频繁派遣军舰、侦察机在南海活动,甚至为菲方提供情报支持与军事培训。2025年9月,美国“里根”号航母战斗群曾与菲方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公然模拟“夺岛作战”场景。这种“怂恿+利用”的模式,使菲方误判形势,试图通过“切香肠”式挑衅逐步侵蚀中国主权。
然而,菲方的冒险行为注定徒劳无功。中国海警局在声明中强调,将依法在中国管辖海域持续开展维权执法活动。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中国海警已在南海执行巡航任务超200次,驱离外方船只47艘次,有效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这种“专业克制、后发制人”的策略,既展现了中方维护主权的决心,也避免了局势失控的风险。
菲方挑衅行为对南海地区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此类事件加剧了中菲之间的信任赤字,使双边关系面临新的考验;另一方面,频繁的海上对峙可能引发误判,甚至导致意外冲突。东盟国家普遍担忧,南海若沦为“大国博弈场”,将严重损害地区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马来西亚战略研究所专家指出:“南海的稳定是东盟国家发展的基石,任何破坏和平的行为都将反噬自身。”
在此背景下,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2025年8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雅加达举行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会议,重申将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这种“以和为贵、以稳为重”的立场,与菲方依仗外部势力挑衅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铁线礁事件再次证明,南海主权不容任何形式的侵犯。中国海警的果断行动,不仅是对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决捍卫,更是对国际法与地区秩序的庄严承诺。历史经验表明,依靠外部势力撑腰的挑衅行为,终将沦为地缘政治的牺牲品;而通过对话合作维护和平,才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中国将继续以“专业规范、合理合法”的方式行使主权权利,同时也呼吁菲方认清形势,停止一切侵权滋扰行为。唯有各方相向而行,南海才能真正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这不仅是中国的期待,更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