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炸药厂爆炸事件尚未发现幸存者
【美国炸药厂爆炸事件尚未发现幸存者】10月10日上午,美国田纳西州汉弗莱斯县与希克曼县交界处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座军工小镇的宁静。隶属“美国精确能量系统”公司的军用炸药厂发生剧烈爆炸,火光冲天、浓烟蔽日,一栋三层生产车间被夷为平地,周边散落着扭曲的金属残骸和烧焦的车辆。截至10月12日,当地警方确认“未发现任何幸存者”,19人失踪恐已遇难,这场被汉弗莱斯县警长克里斯·戴维斯称为“灾难性工业事故”的悲剧,再次将美国军工产业的安全隐患推上风口浪尖。据目击者描述,爆炸瞬间产生的冲击波如地震般袭来。距离工厂15英里(约24公里)的居民约翰逊回忆:“窗户剧烈摇晃,玻璃发出刺耳的碎裂声,起初以为是地震,后来才知道是炸药厂爆炸。”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爆炸引发的火球直冲云霄,黑色浓烟在数公里外清晰可见,工厂主体建筑被彻底摧毁,仅剩钢筋骨架暴露在废墟中。事发工厂成立于1980年,长期为美国国防部生产高爆炸药及特种产品,员工约80人。10月10日正值早班交接,厂区内约有40名工人作业。爆炸发生后,希克曼县县长吉姆·贝茨坦言:“由于爆炸发生在生产核心区,我们至今无法确认事发时厂区内的具体人数。”事故发生后,超过300名救援人员迅速集结,但现场复杂状况让救援举步维艰。汉弗莱斯县应急部门透露,厂区内仍存有大量未引爆的化学物质,包括TNT炸药原料及推进剂,随时可能引发二次爆炸。为避免伤亡,救援队被迫在距离核心区500米外建立临时指挥部,使用无人机和热成像设备进行侦察。“我们听到了废墟下的求救声,但无法靠近。”参与救援的消防员马克·威尔逊哽咽着说,“那些被埋在瓦砾下的同事,可能再也等不到我们了。”截至10月12日,搜救队仅在工厂外围发现3名轻伤人员,其中1人因吸入有毒气体被送往急诊室观察。
这并非该厂区首次发生事故。2014年4月,同一工业园区内的另一家弹药公司曾因操作失误引发爆炸,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而此次涉事的“美国精确能量系统”公司,在2024年也因未按规定存储易爆化学品被田纳西州环保局处罚。
“军工企业的安全标准本应高于普通工厂,但现实却令人失望。”田纳西州参议员克里·罗伯茨指出,该州军工产业占GDP比重达12%,但过去五年内相关企业的事故率上升了18%。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19-2024年间,全美军工企业因违规操作导致的伤亡事故达237起,其中43%涉及炸药及弹药生产。
事故发生后,美国国防部、联邦调查局(FBI)及烟酒火器和爆炸物管理局(ATF)迅速组成联合调查组。五角大楼发言人10月11日表示,初步调查排除恐怖袭击可能,但“操作流程违规、设备老化及人员培训不足”或为直接诱因。
与此同时,遇难者家属的愤怒正在蔓延。在工厂外设立的临时悼念点,52岁的玛丽·汤普森举着儿子詹姆斯的照片痛哭:“他在这里工作了15年,公司从未组织过安全演练,连防爆面罩都是三年前发的!”法律专家指出,若调查证实企业存在重大过失,涉事公司可能面临数亿美元的民事赔偿及刑事指控。
这起悲剧恰逢美国加速扩充军备的敏感时期。2024年以来,为支援俄乌冲突及亚太战略,美国国防部要求军工企业将155毫米炮弹产量提升300%,涉事工厂正是主要供应商之一。通用动力等企业为赶工期,曾被曝出“取消周末安全检查”“延长工人连续作业时间”等违规行为。
“当利润凌驾于生命之上,灾难就成了必然。”美国军工行业工会主席艾伦·布鲁克斯直言,“我们呼吁国会暂停所有高危军工项目的扩产审批,直到建立更严格的安全监管体系。”目前,白宫已要求劳工部在30天内提交全国军工企业安全整改方案,但分析人士担忧,在军费预算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整改能否真正落地仍是未知数。
19条生命的消逝,19个家庭的破碎,让这场爆炸超越了普通工业事故的范畴。当防爆服下的工人与冰冷的利润数字形成鲜明对比,当废墟中的求救声与资本市场的欢呼交织,我们不得不追问:在追求军事霸权的道路上,美国是否早已遗忘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
正如汉弗莱斯县警长戴维斯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哽咽告白:“这些逝去的不是统计数字,他们是父亲、是儿子、是社区的支柱。”或许,唯有当安全监管的铁律真正压倒资本的贪婪,唯有当每一声爆炸都能换来制度的反思而非沉默,类似的悲剧才不会在历史的循环中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