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我最聪明的选择是找到王树国 与王树国共筑教育新范式!
创始人
2025-10-12 09:02:45
0

曹德旺:我最聪明的选择是找到王树国

  【曹德旺:我最聪明的选择是找到王树国】10月10日,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用这句话为持续两年的教育实验写下注脚。当这位79岁的“玻璃大王”与67岁的“网红校长”携手,一场打破传统教育边界的变革正在东南沿海悄然生长。2009年达沃斯论坛上,多名外国专家对中国学生的评价如针刺般扎进曹德旺的心:“中国学生擅长考试,但缺乏动手能力和批判思维。”彼时已在全球13个国家布局企业的曹德旺,在13个国家的工厂里目睹了同样的困境:中国工程师能精准复现图纸,却难以提出创新方案。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差距,成为他创办福耀科技大学的最初动因。2024年3月,卸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的王树国因一段脱稿演讲视频火遍全网。面对暴雨中的毕业典礼,他手持话筒高呼:“忘记什么都可以,但不能忘记祖国!”这段掷地有声的发言,与曹德旺寻找的“教育灵魂”不谋而合。三个月后,两人在西安交大的会议室里完成历史性握手——曹德旺需要一位既能理解产业需求,又敢突破体制束缚的掌舵者;王树国则渴望一个能实践“教育必须面向未来”的理想试验场。

  “王校长零薪酬出任的消息传出时,教育圈都震惊了。”参与福耀科大筹建的教师透露,王树国拒绝了所有商业机构的邀请,带着20余箱教育资料南下福州。这位曾主导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建设、推动西交大创新港落地的教育家,在福耀科大的规划图前驻足良久:“这里要建的不是第二个清华北大,而是一个能定义中国应用型教育的新物种。”

  2025年9月7日,福耀科技大学迎来首批50名本科生。当新生们穿过没有围墙的校园,走进配备德国五轴加工中心的智能制造实验室时,教育改革的细节扑面而来:四维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顶尖教授、院士团队、企业技术骨干和商业领袖,师生比达1:3,远超传统高校的1:17。材料学院新生李明阳的导师组里,既有中科院院士指导理论,也有福耀集团总工程师带教实践。车间即教室:50%的课程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完成。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大二起就要参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研发,毕业考核以专利转化率为核心指标。动态淘汰机制:采用“2+2+X”培养模式,前两年通识教育后分流,未达标准者转入合作院校。这种“宽进严出”的设计,倒逼学生保持持续竞争力。

  “我们不是在培养标准件,而是在锻造能改变行业规则的钥匙。”王树国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引发全场共鸣。他展示的案例令人震撼:某团队研发的玻璃切割算法,已使福耀生产线效率提升37%。

  这场教育实验从诞生起就伴随着争议。当首年仅招收50名本科生、录取分数线直逼985高校的消息传出时,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新学校连硕士点都没有,毕业找工作都没人认”“6:1的师生比是资源浪费”。

  但数据给出了另一种答案:首批学生中,44%来自农村,68%的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元,却包揽了五省物理竞赛前10名中的7个席位。校长王树国在新生家长会上坦陈:“我们不要只会刷题的‘考试机器’,要培养能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工程师。”

  这种坚持源于深刻的危机感。曹德旺在校园博物馆里陈列着1955年交通大学西迁时的老照片:“当年15000名师生背着仪器徒步3000里,这种家国情怀不能断代。”他透露,学校已与23家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大二学生即可进入实验室轮岗,优秀者将获得剑桥大学、米兰理工等名校的联合培养机会。

  “教育是事业,不是产业。”曹德旺的这句话,贯穿在学校的每个细节中。占地1270亩的校园没有豪华行政楼,却建有全球顶尖的材料科学中心;食堂里1元的小份土豆丝与5元的荤菜形成鲜明对比;两人间的宿舍配备独立卫浴和阳台,年住宿费仅1200元。

  这种“反奢侈化”的办学理念背后,是严谨的成本控制。据财务公示,学校日常运营经费由河仁慈善基金会全额支付,学生学费每年5600元,仅为同类院校的1/3。曹德旺算过一笔账:“首批50名学生,生均投入超200万元,但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创造2000万价值的人才。”

  王树国则用“三个不”诠释教育哲学:不唯分数论英雄,不设固定培养方案,不把学生圈在校园里。“当其他学校还在讨论‘产教融合’时,我们已经把生产线搬进了教室。”他指着正在调试的智能玻璃检测设备说,“这些价值上亿的仪器,学生可以随时拆解研究。”

  站在福耀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落地窗前,曹德旺与王树国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前者是白手起家的制造业巨子,后者是推动教育改革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碰撞折射出中国教育转型的深层命题: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如何守护教育的本真?这场实验的成败或许尚待时间检验,但它已然为中国教育多元化提供了珍贵样本。当50名新生在开学典礼上齐声朗诵校训“敬天爱人,止于至善”时,当王树国校长弯腰为新生整理衣领的瞬间被定格成照片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所大学的诞生,更是一个民族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既要技术的精进,更要灵魂的觉醒。“如果所有答案都摆在桌面上,那这所学校也就轮不到你们来创造历史了。”王树国对新生说的话,或许正是这场教育实验最深刻的隐喻。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现实土壤中播种理想,这或许就是中国教育最需要的“孤勇者精神”。当曹德旺与王树国携手走过校园的银杏大道时,他们留下的不仅是两串脚印,更是一条通往未来的教育新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