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朝鲜“最具威力”核武器亮相阅兵 1.5万公里射程突破美反导系统,“钢铁巨兽”令人眼前一亮!
创始人
2025-10-12 05:02:54
0

  朝鲜“最具威力”核武器亮相阅兵

  【朝鲜“最具威力”核武器亮相阅兵】10月11日报道称,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官方在纪念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了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20”,称其为该国“最具威力”的核武器。朝媒称:“当朝鲜最具威力的核战略系统——‘火星-20’型洲际弹道导弹出现在广场上时,观众的欢呼声达到了高潮。”据视频可见,广场上,原本就沉浸在庄重而热烈氛围中的人群,瞬间沸腾起来。前排的观众们纷纷站起身来,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眼睛紧紧地盯着那缓缓驶来的导弹车,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激动的神情,口中不断发出“哇!”“太棒了!”之类的惊叹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他用力地挥舞着手中的小国旗,声音颤抖却坚定地喊着:“这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有了它,我们再也不怕任何威胁!”周围的人听到他的呼喊,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也跟着更加用力地欢呼起来。年轻人则显得更加活力四射,他们有的吹着口哨,有的挥舞着手臂,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几个穿着校服的少年,挤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这导弹看起来好厉害啊,以后我们国家肯定更安全了!”“是啊,这就是我们强大的后盾!”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憧憬和信心。远处的观众们也不甘示弱,虽然看不清导弹的具体模样,但他们依然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所感染,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彩旗和标语牌,齐声高呼着口号,声音响彻云霄。整个广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欢呼场,人们用最热烈的方式表达着对国家军事力量的支持和自豪。

  在朝鲜举行建党80周年阅兵式,代号“火星-20”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压轴姿态亮相,朝鲜11轴超重型特种运载发射一体车搭载的2.7米直径、超27米长的导弹成全球焦点,被官方称为“战略威慑巅峰之作”,重构战略平衡。俄多位政要出席阅兵式。朝媒9月初报道,金正恩了解最新型固体燃料发动机试验结果,该发动机计划用于“火星-20”洲际弹道导弹。“火星-20”技术参数强大,体型大于“火星-18”,推力更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发动机推力超多国同类,仅略低于美军退役导弹。

  固体燃料技术的突破是“火星-20”的核心优势。与液体燃料导弹相比,固体燃料导弹具有反应速度快、生存性强、发射隐蔽性高等特点。朝鲜通过八次静态点火试验验证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并实现了发动机的量产能力。这一技术进步使“火星-20”的发射准备时间大幅缩短,难以被敌方侦测和拦截。

  更引人注目的是,“火星-20”可能具备分导式多弹头(MIRV)能力。据朝鲜官方宣称,该导弹可搭载多枚独立攻击不同目标的核弹头,大幅提升突破敌方反导系统的概率。这一技术借鉴了冷战时期美国“MX和平卫士”导弹的设计理念,但朝鲜通过增大弹体直径和燃料容量,实现了射程与载荷的平衡。分析认为,“火星-20”在保证12000公里射程的前提下,可能携带5-10枚分导式核弹头,一枚导弹的打击能力相当于此前3-5枚老式导弹的总和。

  “火星-20”的曝光时间点耐人寻味。2025年9月1日,朝鲜领导人在出访中国前夕视察导弹研究所,首次公开了“火星-20”的研发进展;10月10日,又在劳动党建党80周年阅兵式上高调展示这款导弹。这一系列动作既是对外的战略威慑,也是对内的政治宣示。从外部看,“火星-20”的亮相直接针对美国及其盟友。近年来,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加强军事部署,升级反导系统,并频繁与日韩举行联合军演,对朝鲜构成严重安全威胁。朝鲜通过展示“火星-20”,明确传递了“拥核自保”的信号:尽管国力有限,但在战略威慑上绝不会落后。尤其是日本近年来试图突破战后和平宪法限制、扩大军事行动的举动,进一步刺激了朝鲜的安全神经。从内部看,“火星-20”的曝光是朝鲜巩固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制裁和经济困境持续的背景下,朝鲜需要通过展示军事成就来增强民众对劳动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阅兵式上,“火星-20”方队驶过金日成广场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这一场景充分体现了其政治动员效果。

  “火星-20”的亮相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美国总统拜登紧急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白宫发言人重申对盟国的安全承诺,并宣布向关岛增派“萨德”反导系统。韩国国防部则宣布提前部署正在研发的“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KAMD),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表示正在考虑调整“专守防卫”政策。

  中国作为朝鲜的重要盟友,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强调对话协商是解决半岛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前参谋长维克多·叶辛上将指出,朝鲜似乎掌握了发动机矢量喷管技术,这对提高导弹末端机动性至关重要。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评估报告则认为,“火星-20”的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新型复合材料、精确惯性导航系统和机动变轨能力上,这些进步显著提升了导弹的突防能力。

  尽管“火星-20”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但朝鲜的导弹研发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固体燃料发动机的可靠性和量产能力需进一步验证。国际制裁使得朝鲜在获取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高端技术上面临巨大困难,只能依赖自主研发或秘密采购。其次,多弹头分导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实际试射能否验证射程与载弹量的平衡仍是未知数。此外,朝鲜的核弹头小型化能力尚未得到公开证实,实战能力存疑。从战略层面看,“火星-20”的曝光是朝鲜“小步快跑”研发模式的延续。自2017年以来,朝鲜以每年一代的速度推出洲际导弹,从“火星-14”“火星-15”到“火星-17”“火星-18”,再到如今的“火星-20”,每一代导弹都在性能上有所提升。这种模式虽然“粗放”,但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极为高效,能够快速积累技术经验,为下一代导弹打下基础。

  “火星-20”的亮相对全球战略平衡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标志着朝鲜在核威慑领域迈入了新阶段,从“追求射程覆盖”转向“追求实战威慑”。另一方面,它也加剧了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美国、日本和韩国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军事合作,升级反导体系,而朝鲜则可能继续推进导弹技术的研发,形成“技术竞赛”的恶性循环。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平衡国内经济压力与国际社会的反制,将是朝鲜的长期挑战。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武力威慑和阵营对抗并非出路,唯有通过对话协商,才能找到解决半岛问题的可持续方案。“火星-20”的曝光,既是朝鲜军事技术的进步,也是全球战略格局变化的缩影。未来,东北亚的安全局势将如何演变,仍需各方保持警惕与理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