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花3万度蜜月 人到巴黎向导失联
【游客花3万度蜜月 人到巴黎向导失联】10月9日,深圳张女士夫妇称,花3万元通过社交平台找了武汉某"高端定制旅行社",签了全包合同,交了3万元团费赴欧洲旅游时遭遇向导失联,10月1日,当满怀期待的游客们抵达巴黎后,却遭遇了始料未及的麻烦——团队负责人吴某彻底失去了联系。此前,向导还曾编造谎言欺骗游客,称吴某是"过海关时被查"才无法现身。游客宋女士向记者透露,她在国庆黄金周期间特意报名参加了欧洲游定制团,本以为能享受一段无忧无虑的旅程,不料抵达巴黎戴高乐机场准备与向导会合时,却被告知需要自行前往市区预订酒店。更令人气愤的是,向导在交代完这句话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任凭游客们如何联系都毫无回应。其中一对新婚小夫妻的遭遇尤为坎坷,由于语言不通且国外支付方式受限,他们在人生地不熟的巴黎街头四处奔波,最终不得不以高价临时订下酒店,这一意外支出竟比原计划多出了整整4万元人民币。原本浪漫的蜜月之旅,就这样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搅得支离破碎。无独有偶,宋女士在巴黎当地的行程也陷入了无人负责的困境。10月10日,当记者终于辗转联系上那位"失踪"的向导时,对方却给出了另一番说辞。他声称自己在带团前遭遇了一系列意外:先是包在意大利被偷,证件和现金尽失;随后又在瑞士因涉嫌"非法营运"被当地警方处以5000欧元的巨额罚款。这些变故导致他分身乏术,最终不得不选择失联。不过,该向导也表示,近期将主动与宋女士取得联系,就退款等后续事宜进行协商。
据宋女士补充,当初在巴黎机场,向导突然毫无预兆地要求他们自行解决住宿问题,随后便切断了所有联系方式。而向导后来的辩解,在游客们听来更像是推卸责任的借口。但这些解释漏洞百出——明明事发后还在收新团费。已经有十几个受害者组成维权群,总金额达28万元。
据悉,他们签约公司根本没旅游资质,吴某作为法人已被限高,还拖欠多地费用,疑似已逃往国外。
旅游市场乱象丛生,严重损害游客权益。对于游客而言,旅游本是一次放松身心、享受美好时光的经历,然而像张女士夫妇和宋女士这样的遭遇,却让旅游变成了噩梦。他们满怀期待地踏上旅程,却遭遇向导失联、行程无人负责的困境,不仅经济上遭受损失,精神上也备受折磨。语言不通、支付受限的情况下,临时订酒店多花的费用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蜜月被毁、行程混乱更是给游客带来了无法弥补的遗憾。这些乱象的存在,让游客对旅游市场失去信心,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市场乱象背后,是监管的缺失与漏洞。签约公司没有旅游资质却能堂而皇之地开展业务,法人吴某被限高、拖欠费用却依然能继续经营,这充分说明监管部门在旅游市场准入、日常监管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对旅游企业的资质审核不够严格,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大,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肆意妄为。同时,监管部门之间可能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使得一些违规企业能够逃避监管,继续危害游客权益。
规范旅游市场监管,是保障游客权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加强旅游市场准入管理,提高旅游企业的资质门槛,严格审核企业的经营资质、人员素质等,确保只有具备合法资质和良好信誉的企业才能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对旅游企业的日常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对于违规企业,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其经营许可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此外,还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打击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旅游市场乱象频发,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也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形象和发展。规范旅游市场监管,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加强监管,让旅游市场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才能让游客真正享受到安全、舒适、愉快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