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韩媒:朝鲜火星-20导弹能打美国本土 1.5万公里射程突破美反导系统,27米长的“钢铁巨兽”令人眼前一亮!
创始人
2025-10-12 01:02:22
0

  韩媒:朝鲜火星-20导弹能打美国本土

  【韩媒:朝鲜火星-20导弹能打美国本土】2025年10月10日,朝鲜举行建党80周年阅兵式,代号“火星-20”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压轴姿态亮相,其11轴超重型特种运载发射一体车搭载着直径2.7米、长度超27米的“钢铁巨兽”,瞬间成为全球军事观察的焦点。这款被朝鲜官方正式命名为"战略威慑巅峰之作"的洲际弹道导弹,不仅在技术参数层面实现了对传统设计的全面突破,更通过体系化作战理念重构了朝鲜半岛乃至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格局。近期,韩国主流媒体及多家国际军事分析机构密集发布报告指出,朝鲜最新公开亮相的"火星-20"洲际弹道导弹,标志着其战略威慑能力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该导弹的正式服役,使朝鲜成为继中国、俄罗斯之后,全球第三个具备对美国本土全境实施可靠核打击能力的国家。这一战略判断的依据,源于朝鲜近年来在导弹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此前"火星-19"等型号已通过多次高成功率试射验证了技术成熟度,而"火星-20"在动力系统、载荷能力及突防技术等核心领域实现了代际跨越式发展。据朝鲜官方技术披露文件显示,"火星-20"采用了新型大推力碳纤维复合材料固体燃料发动机,其最大推力达到1960千牛,较前代"火星-18"型导弹提升了40%的推力输出。这种技术突破带来了双重战略优势:其一,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特性使导弹发射准备时间从液体燃料所需的数小时大幅压缩至15分钟以内,显著提升了导弹部队的战场生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其二,该发动机通过了八次全要素静态点火试验的严苛验证,彻底解决了朝鲜导弹部队长期面临的燃料灌注风险问题。军事专家指出,这种技术跃进使朝鲜导弹部队具备了"随时能战"的快速反应能力,极大增强了战略威慑的可靠性。

  在载荷设计方面,"火星-20"展现出了惊人的技术突破,其可搭载5至10枚分导式核弹头,且每个弹头均配备了独立制导系统与变轨能力。这种设计理念直接对标美国冷战时期的"MX和平卫士"导弹,通过"一弹多靶"的作战模式,大幅提升了导弹的突防概率和打击效果。具体而言,若该导弹携带10枚当量达50万吨的核弹头,单枚导弹即可覆盖美国本土10个战略目标,迫使敌方反导系统陷入"多线作战"的被动困境。这种技术特性使"火星-20"成为了朝鲜核威慑体系的"战略支柱",显著增强了其战略威慑的实效性。

  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火箭结构,其射程超过15000公里,理论上可覆盖美国全境及欧洲部分地区,实现了真正的全球打击能力。其投掷重量达到1.2吨,较"火星-19"型导弹提升了30%,为搭载高当量核弹头或高超音速滑翔器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础。这种性能提升使朝鲜具备了对美国本土深层目标的打击能力,显著改变了地区战略平衡,为朝鲜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战略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火星-20"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朝鲜导弹家族形成体系化威慑。其中,"火星-16乙"中远程高超音速导弹(射程3000-5500公里)采用两级液体燃料与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可在末段以10马赫速度实施横向机动,专门突破美军"萨德""爱国者"反导系统,覆盖关岛及亚太美军基地。而"火星-11乙"固体燃料短程导弹(射程500-1000公里)及其高超音速改进型"火星-11戊",被朝方称为"无法拦截的精确打击利器"。后者采用乘波体气动布局,可在大气层内以6马赫速度机动,直指韩国"宙斯盾"舰与驻日美军基地。这种"远中近结合、高中低搭配"的导弹体系,使朝鲜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威慑网络。

  朝鲜600毫米超大型火箭炮射程达400公里,可携带子母弹或钻地弹头,对敌纵深机场、港口实施饱和打击。其模块化设计兼容300-600毫米口径火箭弹,部分型号配备卫星制导,圆概率误差(CEP)小于10米,精度接近战术导弹水平。

  火星-20的曝光时机耐人寻味:2025年9月朝鲜领导人出访前夕,通过展示战略武器向美国传递明确信号——即使面临国际制裁,朝鲜仍能以低成本维持核威慑能力。据估算,火星-20的单枚生产成本约为美国“民兵-III”导弹的1/5,但战略效果相当。火星-20与中远程导弹的组合,使朝鲜具备对日本全境及韩国本土的“全域覆盖”能力。日本近年来军事扩张(如引进“战斧”巡航导弹)与韩国“萨德”部署,均被朝鲜视为直接威胁。火星-20的列装,迫使日韩重新评估反导体系的有效性。尽管火星-20存在精度不足(CEP约200-300米)、核弹头小型化未证实等短板,但其研发过程为朝鲜积累了固体燃料、复合材料、多弹头制导等关键技术。例如,火星-11戊的高超音速技术已下放至战术导弹,形成“技术溢出效应”。

  火星-20的亮相,标志着朝鲜从“技术追赶者”向“规则参与者”的转变。其通过固体燃料、多弹头、高超音速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了覆盖近、中、远程的立体化火力网。然而,技术短板与国际制裁仍制约其实战能力。未来,朝鲜或通过“小步快跑”模式持续改进导弹性能,同时寻求与俄罗斯等国的技术合作,以突破战略瓶颈。在亚太地区,火星-20已成为重塑安全格局的关键变量,其发展轨迹将持续影响半岛及全球战略稳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