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亮相!韩媒:朝鲜火星-20导弹能打美国本土 1.5万直径覆盖全美,直径2.7米的“钢铁巨兽”引发全球关注!!
创始人
2025-10-12 00:01:44
0

  韩媒:朝鲜火星-20导弹能打美国本土

  【韩媒:朝鲜火星-20导弹能打美国本土】2025年10月10日,朝鲜举行建党80周年阅兵式,代号“火星-20”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压轴姿态亮相,其11轴超重型特种运载发射一体车搭载着直径2.7米、长度超27米的“钢铁巨兽”,瞬间成为全球军事观察的焦点。这款被朝鲜官方称为“战略威慑巅峰之作”的导弹,不仅在技术参数层面实现了对传统导弹的全面突破,更通过体系化、战略化的设计思维,深刻重构了半岛及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格局。韩媒及国际知名军事分析机构近日纷纷聚焦,指出朝鲜最新亮相的"火星-20"洲际弹道导弹,不仅在射程、精度等关键指标上实现跨越,更标志着其战略威慑能力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款新型武器系统的问世,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朝鲜作为核武强国的战略地位,更使其在全球战略力量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成为继中国、俄罗斯之后,全球第三个具备对美国本土实施有效战略打击能力的国家,这一转变对地区安全架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技术突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朝鲜长期技术积累与创新的集中体现。此前,朝鲜已成功试射"火星-19"、"火星-17"等多型洲际导弹,通过持续迭代与技术升级,已构建起一套完整、自主的技术研发体系。而"火星-20"的问世,则标志着该国在推力系统、载荷能力及突防技术三大核心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从单一技术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跨越。

  据朝鲜官方披露的技术参数,"火星-20"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大推力碳纤维复合材料固体燃料发动机,这一创新设计使其最大推力达到惊人的1960千牛,较前代"火星-18"提升了40%。这一性能跃升,源于发动机燃烧室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采用新型耐高温复合材料,不仅在减轻结构重量的同时实现了推力密度的大幅提升,还显著增强了发动机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更关键的是,固体燃料技术的应用,使得导弹发射准备时间从液体燃料所需的数小时大幅压缩至15分钟以内,这一变革显著增强了战略部署的灵活性与战场生存能力,为朝鲜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环境中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战略支撑。为验证系统可靠性,该发动机历经八次静态点火试验,累计燃烧时长超过1200秒,彻底解决了朝鲜导弹部队长期面临的燃料灌注风险问题,为导弹的实战化部署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突防能力设计上,"火星-20"展现出对标美军顶级战略武器的技术野心。其弹头舱段可搭载5-10枚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弹头均配备独立制导系统与变轨机动装置,通过"一弹多靶"的饱和攻击模式,可有效突破敌方反导系统的拦截窗口。这种设计理念直接借鉴了美国冷战时期"MX和平卫士"导弹的突防策略,但通过技术迭代实现了更优化的弹道规划能力。军事模拟显示,当该导弹携带10枚当量50万吨的核弹头时,单次发射即可覆盖美国本土10个战略目标,迫使敌方反导系统在极短时间内应对多重威胁,显著降低单点拦截成功率。这种技术突破不仅改变了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更对全球核威慑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火星-20采用三级固体火箭结构,射程超过15000公里,理论上可覆盖美国全境及欧洲部分地区。其投掷重量达1.2吨,较“火星-19”提升30%,为搭载高当量核弹头或高超音速滑翔器提供可能。

  火星-20与“火星-16乙”(射程3000-5500公里,可突破美反导系统)互补,“火星-11乙”(射程500-1000公里)及其高超音速改进型“火星-11戊”(可直指韩舰与美军基地)被朝方称为“无法拦截的精确打击利器”。朝鲜600毫米超大型火箭炮射程400公里,可饱和打击敌纵深,部分型号精度接近战术导弹。2025年9月朝领导人出访前夕火星-20曝光,传递低成本维持核威慑信号,其与中远程导弹组合,使朝具备对日韩“全域覆盖”能力,迫使日韩重新评估反导体系。火星-20虽有短板,但研发积累关键技术,形成“技术溢出效应”。

  火星-20的亮相,标志着朝鲜从“技术追赶者”向“规则参与者”的转变。其通过固体燃料、多弹头、高超音速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了覆盖近、中、远程的立体化火力网。然而,技术短板与国际制裁仍制约其实战能力。未来,朝鲜或通过“小步快跑”模式持续改进导弹性能,同时寻求与俄罗斯等国的技术合作,以突破战略瓶颈。在亚太地区,火星-20已成为重塑安全格局的关键变量,其发展轨迹将持续影响半岛及全球战略稳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