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11日电 “自古逢秋悲寂寥”,中国古代诗人千年前笔下的秋日怅惘,恰似一根穿越时空的丝线,轻轻牵动著现代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绪。当金黄的落叶在风中打著旋儿飘落,当澄澈的天空逐渐染上清冷的色调,当傍晚的炊烟裹著微凉的秋风弥漫在街巷,万物从繁盛走向沉寂的萧瑟感,总会不经意间在人们心底埋下一缕感伤的种子。这份诗意的情绪共鸣背后,藏著现代医学格外关注的身心健康密码。
随著秋意一天天变浓,日照时间逐渐缩短,气温频繁起伏,人体的生物钟与内分泌系统也随之悄然调整 —— 血清素分泌减少、褪黑素水平波动,这些生理变化如同无形的推手,让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情绪的低谷:或许是清晨醒来时没了往日的活力,面对喜欢的事物提不起兴趣;或许是傍晚独处时容易陷入沉思,莫名生出几分失落与焦虑;更有甚者,会被持续的低落情绪包裹,食欲减退、睡眠质量下降,甚至面临 “心灵感冒”—— 抑郁症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面对这场季节性的情绪挑战,我们该如何敏锐识别身体发出的情绪信号?怎样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调整心态,驱散心底的阴霾?又该如何提前做好预防,为心理健康筑起坚固的防线?
针对这些大众关心的问题,我们结合秋季情绪变化的特点,精心梳理了一份全面的秋季心理健康指南。从日常作息的调整建议到情绪疏导的实用技巧,从饮食搭配的科学方案到运动方式的合理推荐,这份指南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指导与贴心的陪伴,助您安然度过这被称作 “多事之秋” 的季节,稳稳守护内心的晴朗与平和。
文字:学习强国 制图:苏淳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