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一个个点名多个国家劣迹
【中方一个个点名多个国家劣迹】联合国大会现场,中国代表一改过往防守姿态,主动出击,精准列举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八国的人权劣迹,这场外交反击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方敦促英国正视其愈演愈烈的种族主义!”“中方敦促日本正视二战侵略历史!”2025年10月,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环节,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大使一改往常的防守姿态,采取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外交反击。当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捷克、爱尔兰、荷兰、日本、欧盟代表团再次借涉疆、涉港、涉藏等问题抹黑中方时,孙磊大使没有仅仅止于抗议,而是行使答辩权,直接点名这些国家自身存在的人权问题。这场罕见的外交对决迅速成为国际焦点。中方代表不仅表达了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更以详实的事例直指这些国家的人权疮疤,展现出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日益增强的话语权和反击力度。
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向是国际人权议题交锋的重要舞台。这一次,当八个国家和欧盟代表团再次老调重弹,滥用该平台抹黑中国时,中方代表选择了以攻为守。孙磊大使明确指出,中国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反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他要求有关国家停止“麦克风外交”,停止混淆是非、摒弃双重标准,回到对话与合作的正确轨道上来。与以往单纯防御性的回应不同,这次中方采取了逐个点名、直击要害的策略。中方代表不仅点出了这些国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更针对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批评和建议。
中方的反击具体而精准,针对不同国家的问题提出了明确批评。针对英国,中方敦促其正视愈演愈烈的种族主义,停止针对少数族裔的歧视言论和暴力犯罪,公正解决殖民主义和奴隶制遗留问题。孙磊大使特别提到,伦敦地铁站每年都会发生多起针对亚裔的种族辱骂和袭击事件。对于澳大利亚,中方批评其对原住民的忽视、非法拘禁难移民以及澳军在海外犯下的战争罪行。此前阿富汗战争的情报文件显示,澳军在阿富汗涉嫌非法杀害39名平民,受害者家属至今未获得应有赔偿。在指责加拿大时,中方要求其正视对土著人的历史不公以及国内“白人至上主义”问题。2021年,加拿大多地发现寄宿学校遗址中的土著儿童遗骸,揭露了加拿大政府过去强制同化政策导致的文化灭绝和种族清洗。
在众多被点名的国家中,日本是唯一一个当场“破防”的国家。日方代表当场发言对中方表示不满,而中方随后进行了强有力的“补刀”。中方代表严正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对亚洲邻国发动侵略战争,犯下严重反人类罪行,给地区和世界带来深重灾难。中方还批评日本一方面宣称爱好和平,另一方面又在开历史倒车,在强征“慰安妇”问题上含糊其辞,在历史教科书中否认战争罪行。中方同时敦促日本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停止对冲绳人等原住民的偏见与歧视。
对于常以“人权教师爷”自居的欧盟,中方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其双重标准。中方敦促欧盟正视其内部存在的难民移民人权遭受严重侵犯的问题,停止充当人权“教师爷”的角色。中方指出,欧盟内部经常出现难民人权问题,在处理难民潮时多次引发人员伤亡事故,但他们却常常以人权为由批评他国,对内部问题反应迟缓,这是赤裸裸的“双标”。对于捷克、爱尔兰、荷兰等国,中方则批评这些国家对罗姆人等少数族裔的歧视,以及“伊斯兰恐惧症”。
这次联合国交锋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近期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多领域交锋的延续。就在10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还就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出台的报告进行了驳斥。该报告抹黑并建议限制中美正常教育交流合作,中方对此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郭嘉昆强调,“中美教育交流合作是互利共赢的,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和期待,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交往与了解”。他指出,个别美国政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干扰破坏中美教育和人文领域正常交往合作,“不得人心,注定失败”。10月10日,外交部又对美方持续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中国公民表示严重不满和强烈谴责。发言人郭嘉昆指出,“美方有关部门不顾中方反复严正交涉,持续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中国公民,执法手段粗暴”。
这次中方的主动出击,标志着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话语策略发生重要转变。从过去的被动防御到现在的主动出击,中国正在重塑国际人权领域的话语体系。通过直接指出西方国家自身存在的人权问题,中方有力地反驳了西方在人权问题上的道德优越感。正如孙磊大使在发言中所强调的:“是非有众议,公道在人心”。中方奉劝相关国家反躬自省,知错改错,解决好自身问题,停止对他国人权状况说三道四,停止破坏国际人权对话与合作。
联合国大会上的这场交锋,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外交辩论,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一个缩影。当中国代表一个个点名批评那些长期指责中国人权状况的国家时,一种新的话语平衡正在形成。
“有关国家必须把中方的警告听进去,先把自己的问题处理好”——这不仅仅是一句外交辞令,更是国际权力格局变化的信号。在人权领域,西方国家长期垄断话语权的时代正面临挑战,一场新的话语权争夺战已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