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朝鲜阅兵 援俄方队高举朝俄国旗亮相 梅德韦杰夫公开致谢,朝鲜援俄一度令国际社会关注!!
创始人
2025-10-11 10:07:18
0

  朝鲜阅兵 援俄方队高举朝俄国旗亮相

  【朝鲜阅兵 援俄方队高举朝俄国旗亮相】2025年10月10日晚,朝鲜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一支特殊方队引发全球关注——由参加过库尔斯克州作战的朝鲜特种部队组成的“援俄方队”,高举朝鲜与俄罗斯国旗通过检阅台,成为阅兵式最耀眼的符号。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阅兵前一日的公开致谢,更将朝俄军事合作推向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2022年俄乌冲突后,朝是否援俄军援成国际舆论焦点。俄朝官方多次否认派兵参战,但多方证据显示,朝多维支援成俄重要战略伙伴,此合作改变俄乌冲突态势,重塑东北亚地缘格局。朝援俄部队亮相非偶然,2024年下半年起,朝派步兵和特种作战部队赴俄,重点部署库尔斯克前线。该部队“全天候作战”,严寒中仍保持战力,用自研武器伏击,多次毁乌军装甲车,俄国防部战报强调其“英勇作战”。朝俄协同高效,一次反击战中,朝侦察兵10分钟内引导俄炮兵毁乌军3火力点,战术默契令美军侧目。“战场磨合”成阅兵象征,方队中朝俄装备交织,双国旗挥舞浓缩实战合作。

  具体案例中,朝鲜“暴风军团”特种部队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表现突出。该部队以高风险任务著称,包括扫雷、炸毁碉堡和吸引无人机火力。2025年8月朝鲜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显示,士兵尹正赫与禹伟赫在包围中引爆手榴弹牺牲,咸正铉用身体阻挡自杀式无人机救下15名战友。这些事迹不仅印证了朝鲜士兵的参战,更凸显其战术角色——通过牺牲性行动为俄军创造突破机会。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分析,朝鲜派出的1.2万名士兵中,阵亡者已达101人,按现代化战争伤亡比例推算,受伤人数约1000至2000人。这一数据与韩国情报机构估算的“累计派遣1.5万人、600人阵亡”基本吻合,进一步证实了朝鲜军事介入的规模。

  朝鲜对俄军事援助的核心在于弹药供应。自2023年8月起,朝鲜通过罗津港向俄罗斯输送了1.3万余个集装箱的炮弹和导弹,其中KN-23战术弹道导弹射程覆盖乌克兰全境,直接改变了顿巴斯前线的火力对比。2025年第二季度,朝鲜炮弹供应量占俄军消耗总量的近一半,部分炮兵部队甚至完全依赖朝鲜弹药。例如,170毫米远程自行榴弹炮因射程远、精度高,迫使乌军重新调整防线。在技术装备领域,朝鲜的支援更具战略意义。2025年8月金正恩视察的导弹工厂中,KN-24战术弹道导弹已实现批量生产。该导弹射程400公里、载荷500公斤,性能与俄制伊斯坎德尔-M相当,成为俄军重要武器补充。此外,朝鲜M1991型240毫米多管火箭炮和“火鸟”反坦克导弹在战场上频繁出现,印证了其弹药占俄军消耗量60%的传闻。

  朝鲜的援助不仅限于战场,更延伸至军工生产领域。2025年6月起,超过2.5万名朝鲜技术工人被派往俄罗斯,集中于“天竺葵”-2无人机加工厂。这些工人负责组装、维护与生产,使俄军无人机产量大幅提升。朝鲜工人采用的模块化建材技术,可在72小时内搭建桥梁、修复铁路,被俄军誉为“战场上的建筑兵团”。技术转移方面,朝鲜通过合作获得了部分俄制战斗机和卫星技术。例如,朝鲜工人参与的无人机生产中,涉及电子战系统和导航技术的本地化改造,这为其军事现代化提供了关键支持。美国战略分析部门指出,朝鲜在无人机协同、远程火力和电子战领域的进步,相当于五至八年的独立训练成果。

  朝鲜的援助并非单向付出。俄罗斯通过管道向朝鲜输送了100万吨原油和50万吨粮食,缓解了朝鲜的能源与粮食危机。2024年6月普京访朝期间,两国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首次增设“遭受侵略时提供军事援助”条款。这一条约不仅为朝鲜提供了战略背书,更使其获得了俄罗斯的空天装备、卫星通信和精确打击武器技术。政治层面,朝鲜通过援俄打破了外交孤立。2025年8月金正恩在授勋仪式上宣称,朝鲜军队的参战“为国家存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保证”。这一表态反映了朝鲜的战略考量:借助俄乌冲突提升国际地位,换取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并抵消美日韩同盟的压力。

  尽管北约和美国最初否认朝鲜派兵,但2025年10月北约发言人和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先后证实掌握相关证据。联合国、北约和美国国务院认为,朝鲜的行为虽未改变战局,但对俄军后勤和战斗力提供了“实质性支撑”。更关键的是,朝鲜通过这场战争快速跃升为国际安全格局中的“重要变量”。中国在这一过程中保持了战略定力。外交部多次表态称“朝俄交往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正常合作”,同时呼吁各方冷静。这种立场既维护了东北亚稳定,也为朝鲜提供了战略缓冲空间。

  朝鲜的援俄行动,本质上是两个被西方制裁国家的“抱团取暖”。通过人员、装备和技术的多维支援,朝鲜不仅获得了生存所需的资源,更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战略主动权。尽管北约的全面反制和美日韩的军事威慑构成挑战,但朝鲜通过实战积累的现代化战争经验,以及与俄罗斯的深度绑定,已使其成为全球力量重构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这场合作证明,在大国博弈中,小国同样可以通过精准的战略选择,实现自身的存立与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