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反制!交通运输部: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中美航运博弈再升级!
创始人
2025-10-11 08:04:40
0

交通运输部: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交通运输部: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美国针对中国船舶的歧视性港口费尚未正式落地,中国的对等反制措施已率先亮剑!这场涉及数十亿美元的航运博弈,将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美国的相关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这则公告,标志着中美航运领域博弈正式升级。这项反制措施直接针对美国计划于同一天启动的对中国船舶歧视性收费政策。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正从关税战延伸至航运领域,全球供应链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中国交通运输部的公告清晰划定了特别港务费的征收范围,涵盖五类美国相关船舶。这些船舶包括: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船舶所有权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运营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的企业、其他组织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悬挂美国旗的船舶;在美国建造的船舶。收费工作将由船舶挂靠港口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执行。

  从反制范围看,中方措施与美方政策形成了精准对等。美方此前公布的收费政策针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中方此次也将目标锁定在美国拥有、运营、建造及悬挂美国旗的船舶。

  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对美国单边行为的直接回应。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已于10月3日正式发布公告,确定自10月14日起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费用。美方的收费细则颇为苛刻:对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到港船舶,按每净吨50美元收取费用;对中国建造的到港船舶,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卸货集装箱120美元”中较高标准收取费用。

  更有甚者,美方还要求船舶运营方必须在船舶首次进入美国港口前缴纳相关费用,否则可能会被拒绝装卸作业。

  在这场航运博弈中,中国已提前做好法律准备。9月29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修改后的条例明确提出:“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上运输及其辅助性业务的经营者、船舶或者船员采取或者协助、支持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反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向靠泊中国港口的该国家或者地区的船舶收取特别费用,禁止或者限制该国家或者地区的船舶进出中国港口,禁止或者限制该国家或者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获取中国国际海上运输相关数据。

  中国船东协会随后发布声明,坚决支持修改《国际海运条例》细化完善反制条款。

  美方的歧视性收费政策将给全球航运业带来沉重负担。据航运咨询公司Alphaliner测算,这项举措将在2026年给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增加32亿美元的费用负担。其中,中远海运集团与东方海外合计承担15.3亿美元,占比近五成,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航运企业。以一艘中国船厂建造的10000TEU集装箱船为例,停靠美国港口将被收取每航次120万美元的港口费用,到2028年将增至250万美元。

  中信期货测算显示,中资班轮公司运营的船舶,美线单航次初期收费约为280.5美元/TEU,2028年将升至785.4美元/TEU。

  面对即将到来的额外成本,全球航运企业已开始调整运营策略。中远海运等企业已启动“船队优化计划”,将20艘中国建造的大型集装箱船转至亚欧航线,同时增租韩国建造船舶运营美西航线。中远海运集运发布“关于USTR 301调查的告客户书”,表示“尽管该项收费可能会对公司的运营带来一定挑战,但中远海运集运始终对美国航线网络服务充满信心,并坚持投入稳定的运力”。一些国际航运公司也在考虑迁移总部以规避港口费。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船东Seaspan据称正在将总部从中国香港迁往新加坡,同时将旗下约100艘船由中国香港船旗更换为新加坡船旗。

  这场航运摩擦的影响已超出行业本身,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业内专家分析,美国征收港口费必将显著推高中美海运贸易成本,估计相当于增加4%的关税,导致美国通胀压力加剧。对中国外贸企业,尤其是纺织等依赖海运的行业而言,可能需要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降低对美市场依赖。

  从长期看,企业可能加速将部分制造环节转移至越南、印尼、墨西哥等国,“第三国制造+中国配件”的混合模式或成主流。而中美直接贸易份额可能下降,全球加工贸易格局迎来新一轮调整。

  10月14日,这个原本普通的日子,因中美两国同时实施的航运反制措施而载入史册。美国的歧视性收费与中国的对等反制,将如何改变全球航运格局,仍需时间观察。

  “国际航运作为世界贸易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在促进各国经贸往来、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中国船东协会的声明道出了行业共同的心声。

  在这场博弈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当航运这一全球化的象征成为贸易战的武器,所有人都将付出代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