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错峰游韩国 两步一个中国人 错峰游韩国却遇“同胞潮”!
创始人
2025-10-11 05:00:54
0

女子错峰游韩国 两步一个中国人

  【女子错峰游韩国 两步一个中国人】“我特意避开国庆高峰来韩国,结果在明洞逛街时,每走两步就能听到熟悉的中文。”近日,来自四川成都的游客小胡站在首尔明洞街头,举着自拍杆苦笑。她身后的“香蕉牛奶”专卖店前,一群中国游客正举着手机排队拍照,店员用流利的东北话招呼:“老铁,扫码领优惠券!”这场看似普通的旅行遭遇,正成为当下中国出境游市场复苏的缩影——当国内景区人潮退去,海外目的地却因中国游客的“错峰出行”形成新的“小高峰”。

  小胡的遭遇并非个例。10月8日,上海白领林小姐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记录自己在首尔弘大区的“魔幻一日”:从地铁站到网红咖啡馆,从北村韩屋村到南山塔,所到之处皆是中文对话。更令她震惊的是,一家传统韩式烤肉店的菜单竟以中文为主,服务员用东北话推荐菜品:“咱家这秘制酱料,绝对比国内正宗!”

  这种“出国如回家”的体验,源于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市场的强势回归。据韩国法务部数据,2025年9月入境韩国的中国游客达52.5万人次,同比增长16.4%;而韩国观光公社数据显示,10月上旬中国游客数量同比激增300%,远超日本、美国等传统客源国。乐天免税店明洞店经理透露:“现在中国顾客占比超七成,周末结账队伍能排到电梯口。”

  中国游客的涌入,正彻底改变韩国旅游生态。在交通领域,仁川机场实现中文标识全覆盖,出租车司机人手一本“中文应急手册”;购物环节中,明洞、东大门等商圈的免税店店员主动用中文打招呼,支付宝、微信支付覆盖率超90%;餐饮业者推出“免辣版”韩餐,炸鸡店标注“微甜”以迎合中国胃;就连景福宫等历史景点,中文讲解器也供不应求。

  “现在不做中国人生意,等于放弃一半市场。”首尔导游金先生坦言。这种“中文友好化”浪潮甚至催生出“中国人专供”服务:希杰欧利芙洋明洞店特设中文导购,GS25便利店将老干妈、卫龙辣条摆在C位,部分酒店推出“凌晨退房免手续费”政策。韩国零售业协会报告指出,中国游客单笔消费额达1689美元,是日本游客的2.3倍,韩国商家直言:“没有中国团,小店可能倒闭。”

  中国游客的回归,在韩国社会引发复杂反应。在首尔大学就读的学生金敏秀表示:“我们欢迎游客,但希望他们能尊重本地文化。”他提到,弘大区周末常出现“中国城”现象——网红店前排起两小时长队,本地人根本进不去;部分中国游客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插队,甚至乱丢垃圾,这些行为被韩媒放大报道,加剧了“游客原罪”的刻板印象。

  社交媒体上,网友对此展开激烈讨论。自豪派认为:“中国人走向世界,证明国力强了!”反思派则呼吁:“我们是去旅游,不是去‘占领’。”幽默派调侃:“建议韩国改名‘韩中国’。”更有网友戏言:“错峰游韩国,建议导航开启‘中文避让模式’。”

  中国游客“错峰也挤”的现象,折射出多重社会动因。首先是报复性旅游需求释放:三年疫情压抑后,出境游成为情绪出口。同程旅行报告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出境长线跟团游同比增长近1倍。

  其次是性价比优势:韩元汇率走低使韩国游成本较疫情前下降20%-30%。小胡算了一笔账:“国庆前成都飞首尔机票要两千多元,错峰后只需一千元;玩一周花销六千元,加上机票不过万,比在国内挤景区划算。”

  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也不容忽视。小红书上“韩国攻略”笔记超百万篇,抖音“首尔探店”话题播放量达数十亿次,网红店打卡成为年轻游客的“必修课”。这种从众心理催生出新的旅游形态——与其说是探索异域,不如说是参与一场全球化的“生活方式展演”。

  当错峰出行不再能避开人潮,或许真正的旅行,需要超越地理空间的转换,实现文化体验的深度连接。韩国导游协会已推出“文化礼仪培训”课程,教导中国游客在传统市场购物时使用“감사합니다”(谢谢),在餐厅用餐后主动清理餐盘。而中国游客也在反思:如何让出境游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而非单向的文化输出?

  站在明洞的十字路口,看着举着自拍杆的中国游客与举着中文导览牌的韩国店员微笑互动,这场“错峰潮”或许正揭示着一个真相:在全球化的今天,旅行早已不是简单的空间移动,而是一场关于理解、尊重与成长的集体修行。当我们带着开放的心态出发,世界才会真正向我们展开怀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