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错峰游韩国 两步一个中国人
【女子错峰游韩国 两步一个中国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火热。文化和旅游部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10月10日消息,四川小胡(化名)在咖啡店工作,10月6日错峰赴韩旅游。她称国庆前成都飞首尔机票两千多,国庆黄金周的热闹余温还未完全消散,节后旅游市场便迎来了价格跳水,去韩国游玩一周的费用最低降至一千多元,即便把各项开支都算进去,此次韩国一周游最多也就花六千,总费用不过万。面对这样的性价比,“与其在国内挤得头破血流,不如出国玩个痛快”成了不少人的心声。小胡微微仰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异国他乡悠闲漫步的画面,但那憧憬中又夹杂着些许无奈,她轻轻叹了口气,感慨着说道:“本来想着国庆后错峰出行,能好好享受一番,结果……”她原本满心以为,这次精心规划的韩国之旅,就像是一场逃离喧嚣的冒险。国内那如潮水般汹涌的人流,让她在节假日出行时总是疲惫不堪,所以她渴望在韩国寻得一片静谧之地,在古老的韩屋前静静坐坐,在宁静的海边吹吹海风,悠然自得地享受一段惬意的旅行时光,把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都抛到九霄云外。可现实却毫不留情地给她浇了一盆冷水,将她那美好的幻想瞬间击得粉碎,就像美丽的气球被尖锐的针轻轻一戳,“嘭”的一声,只剩下一片狼藉。
当她满怀期待地拖着行李箱,脚步轻快得如同一只即将展翅高飞的小鸟,抵达韩国后,现实却与她的想象大相径庭。原本以为能躲开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异国他乡感受一份独有的宁静,就像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哪料到还是没能摆脱“拥挤”的魔咒,仿佛被一张无形的网紧紧缠住。她无奈地回忆道:“我刚下飞机,拖着疲惫又兴奋的身躯走出机场,那股新鲜劲还没过去呢,就瞧见了国内来的旅游团。那一群群熟悉的身影,穿着各式各样但又能看出是国内风格的服装,操着熟悉的乡音,叽叽喳喳地交谈着,瞬间让我有种还没出国的感觉,好像我只是从城市的这一头到了那一头。后来在弘大、明洞这些热门商业区闲逛时,更是如此。没走几步,耳边就能传来熟悉的中文,有讨论哪家店好吃的,有商量着买什么纪念品的,那此起彼伏的交谈声,仿佛把我拉回到了国内的某个繁华商圈,周围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和声音。”小胡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头,脸上的无奈神情就像被乌云遮住的月亮,怎么也亮不起来。
更出乎她意料的是,韩国许多店铺的收银台上都摆放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标识,那些标识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她招手。这种便捷的支付体验,竟让她恍惚间有了“明明身在国外,却仿佛还在国内”的错觉。她苦笑着调侃道:“我拿着手机,像在国内一样熟练地扫码付款,听着那‘滴’的一声,那一刻,我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了,是不是其实根本就没出国,只是做了一场出国旅行的梦。”
在国庆等长假期间,热门景点人满为患、交通拥堵不堪、住宿价格飙升的景象屡见不鲜。街道上,游客们摩肩接踵,像潮水一般涌动,为了看一眼心仪的风景,往往要在人群中艰难前行,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避开周围的人。公共交通里,更是挤得水泄不通,人们紧紧地贴在一起,连转身都困难。而住宿价格也像坐了火箭一样飙升,原本性价比高的酒店,价格翻了好几倍,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这样的旅游体验,无疑大打折扣,让原本美好的旅行变得疲惫不堪。因此,错峰出游成为许多人的理性选择。
以小胡为例,她从事咖啡店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不用像大多数上班族那样被假期时间所束缚。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选择在10月6日前往韩国旅游。国庆前几天,成都飞首尔的机票价格高得离谱,高达两千多元,这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节后,机票价格就像坐了滑梯一样,直接降至一千多元。这样的价格差异,让小胡果断选择了错峰出行。她期望通过错峰,避开国内旅游高峰,在异国他乡享受悠闲自在的旅行,这种想法代表了众多错峰出游者的心声。
错峰出游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还是以小胡为例,她因在咖啡店工作时间相对自由,选择在10月6日国庆假期后期前往韩国。国庆前几天,成都飞往首尔的机票价格高达两千多元,这高昂的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而节后几天预订,价格直接降至一千多元,这中间的价格差,足以让游客在旅途中多体验几个景点或者品尝几顿当地美食。此次韩国一周之旅,小胡精打细算,整体花销最多六千元,加上往返机票总费用不过万元。与国庆期间国内景区周边住宿价格飙升、交通成本增加相比,错峰出游能让游客在预算范围内获得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实现“花小钱办大事”。游客们可以用更少的钱,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品尝更多的美食,这无疑是吸引众多游客选择错峰的重要因素。
错峰出游承载着游客对优质旅行体验的期待,长假热门景点人满为患,游客体验差。小胡期望错峰去国外享受悠闲旅行,代表众多错峰出游者心声。但现实是,小胡到韩国后,在热门商业区仍常见中文和国内旅游团,且支付便捷如在国内。这表明错峰出游也难摆脱拥挤、获悠闲体验。错峰出游的现实困境,反映出旅游市场深层次问题,如长假旅游需求庞大,错峰期也可能转移至国外热门地致新“拥挤”。
另一方面,旅游市场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国内外旅游目的地的界限逐渐模糊,国内游客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热门旅游地的“中国元素”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对异国旅行独特性的感知。
错峰出游虽在经济和理想体验上具有吸引力,但现实中的“拥挤”困境提醒我们,要实现真正优质的旅行体验,还需多方努力。旅游市场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开发更多小众、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和线路,分散游客流量;旅游企业要加强创新,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游客自身也应调整旅游观念,不盲目追求热门景点,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和心灵享受。唯有如此,错峰出游才能从理想走向现实,让游客真正收获美好的旅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