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考编打破35岁门槛
【多地考编打破35岁门槛】近日,四川遂宁38岁的李女士在得知事业单位招聘年龄放宽至38周岁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登录报名系统填写信息。这位曾因“35岁门槛”连续三年错失考编机会的中学教师,此刻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这场始于事业单位的年龄限制松绑,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成为2025年就业市场最受关注的政策变革。2025年1月,四川省人社厅率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这份被视为“破冰之锤”的文件,迅速在各地引发连锁反应。
9月26日,四川眉山市、遂宁市同步发布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公告:眉山市规定本科报考者需1986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研究生则放宽至1981年10月13日;遂宁市更明确将大专、本科学历年龄上限提升至38周岁,研究生学历放宽至43周岁,退役军人还可再延2岁。这意味着,一位1987年出生的本科生,即便今年已38岁,仍可报考遂宁事业单位岗位。
政策突破的涟漪迅速扩散。上海在2025年度执法类公务员招录中,将报考年龄上限从35岁提升至38岁;江苏、安徽、河北等10个省份的省级机关遴选考试,也陆续将年龄门槛放宽至38岁。更令人瞩目的是,云南、新疆等地的事业单位招聘中,部分岗位年龄上限直接突破40岁大关,新疆甚至对本科起报的岗位设置45岁年龄上限。
“35岁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社交平台的这番感慨,道出了千万职场人的心声。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就业人口中,30-39岁群体占比达27.6%,40-49岁群体占25.1%,这两个年龄段合计占据就业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传统招聘市场中“35岁以下”的硬性要求,却将大量经验丰富的求职者拒之门外。
在成都某互联网公司工作十年后被裁员的张先生,正是这种年龄歧视的受害者。“投了200多份简历,只有3家给了面试机会。”他苦笑着展示手机里的求职记录,“明明有十年项目管理经验,却因为年龄超过35岁被系统自动筛选掉。”这种困境并非个例,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35岁以上求职者平均需要投递47份简历才能获得一次面试机会,是25岁以下求职者的3.2倍。
政策制定者开始正视这种结构性矛盾。四川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坦言:“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现象,25岁以下和50岁以上群体就业相对容易,35-45岁群体反而面临更大压力。”这种倒挂现象,与延迟退休政策推进、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等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社会呼声,多地开始探索系统性解决方案。上海在公务员招录中创新实施“分层放宽”机制:一般岗位年龄上限38岁,应届硕博研究生可延至40岁,报考法医、狱医等特殊岗位的硕士博士则放宽至35岁。这种精细化设计,既保障了专业岗位需求,又为高学历人才开辟了通道。
事业单位招聘的变革更为彻底。云南昭通市将中小学教师岗位年龄上限提升至40岁,且大专学历即可报考;贵州黔东南州对硕士研究生或持中级职称者放宽至40岁,博士或副高职称者可达45岁。这种“以能力论英雄”的导向,正在重塑人才评价标准。
企业端的变化同样显著。广州医药集团部分岗位年龄上限放宽至50岁,河源市事业单位对正高职称者开放50岁通道。长城汽车启动的“35+计划”,更是在抖音平台引发百万点赞,董事长魏建军直言:“35岁正当年,我们招聘的35岁以上人才,在生产工艺、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展现出更强稳定性。”
这场年龄限制松绑运动,折射出中国人才观的深刻变革。全国政协委员张凯丽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就业市场年龄歧视普遍,特别是35岁限制入职现象,导致人才资源浪费和就业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已升至39.72岁,较1985年增长7.47岁,这种人口结构变化倒逼着就业政策的适应性调整。
政策制定者开始用更立体的视角审视人才价值。河北省在直事业单位招聘中,对博士研究生放宽年龄至40岁;上海市崇明中学招聘教师时,将中级骨干教师年龄上限提至40岁,高级教师放宽至45岁。这些调整背后,是对人才成长规律的尊重——医学、教育等领域从业者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积累经验,强行设置年龄门槛无异于“拔苗助长”。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这场年龄限制松绑运动已显现出多重积极效应。在江苏,37岁的张雅丽决定赴港攻读一年制硕士研究生,只为获得报考江苏省特定岗位的资格;在四川,退役军人王师傅凭借额外2岁的年龄优惠,成功考取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这些个体故事汇聚成时代洪流,推动着就业市场向更公平、更理性的方向演进。
专家指出,彻底打破年龄门槛还需制度性保障。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阳建议:“应在立法层面明确禁止年龄歧视,建立招聘广告审查机制,对违规企业予以公示处罚。”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则强调:“要推动企业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估体系,通过技能测试、项目经验等替代年龄筛选。”当38岁的李女士在遂宁事业单位报名系统按下“提交”键时,她不仅是在争取一个工作岗位,更是在为千万同龄人争取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场始于考编的年龄限制松绑,终将演变为一场关于人才价值的观念革新——它告诉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价值不应被简单的时间刻度定义,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精彩与可能。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应受限于年龄,而应贯穿于生命的每个阶段。这或许就是这场变革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