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错峰出游的“大聪明们”赚到了
【节后错峰出游的“大聪明们”赚到了】近日,当国庆遇上中秋,8天长假,旅游热度再创新高。长假结束也意味着错峰游迎来超高性价比。“本想国庆长假去阿尔山旅游,一看酒店价格翻了好几倍,最后考虑拼假错峰。”计划10月9日起去阿尔山旅游的杭州人章先生发现,国庆中秋长假一过,阿尔山的酒店价格开始大幅下滑。“有热门酒店房价从一千多元一晚‘跳水’到了日常的一百多元。节后出游,光酒店一项,就能省下不少钱。”在他看来,节后出游不仅出行费用要低一些,还能避免扎堆,游玩的体验度大大提升。据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不少游客选择在假期前、中、后分段出行以提升体验并节省成本,假期出行高峰从9月27日一直持续至10月12日,景德镇等热门旅游城市的民宿、度假酒店等节后降价幅度相对较大。记者通过OTA平台搜索发现,杭州、景德镇、长沙、成都、厦门、青岛、乌鲁木齐等地10月9日入住的高星酒店,不少价格已回落到400元以内,有些仅需200多元。错峰出游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住宿费用上,机票、景区门票以及餐饮等方面也均有所体现。此外,错峰出游还带来了更为舒适的旅游体验。游客们可以避开人潮拥挤的景区,享受更为宁静、惬意的旅行时光。业内专家指出,错峰出游不仅有助于缓解旅游市场的季节性压力,还能让游客们以更为实惠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的旅游体验。未来,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不断成熟和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错峰出游有望成为一种更加普遍的旅游方式。
据携程、去哪儿等平台数据显示,10月9日以来,全国多地高星酒店价格较国庆期间跳水超80%,热门景区客流量下降60%,错峰游群体正以更低成本享受更优质的旅行体验。“国庆期间阿尔山的酒店一晚要1200元,现在同样的房型只要180元。”杭州游客章先生展示着手机里的订单截图,脸上难掩惊喜。他原计划国庆期间前往内蒙古阿尔山赏秋,却因价格劝退,转而选择10月9日错峰出行。章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美团旅行数据显示,10月9日杭州、景德镇、长沙、成都等热门旅游城市的高星酒店均价已回落至400元以内,部分经济型酒店价格甚至低于200元。
在景德镇,一家民宿老板坦言:“国庆期间房间提前半个月就订满了,价格是平时的三倍。节后虽然客流量下降,但通过OTA平台推出的‘连住优惠’,入住率仍保持在70%以上。”宁波象山海景皇冠假日酒店推出的“999元两晚山景房含早”套餐,上线首日即售出超百份,成为银发族和年轻白领的热门选择。
价格回落背后,是旅行体验的全面提升。在江西三清山,云南游客李女士漫步于云雾缭绕的山间步道,感慨道:“以前国庆来旅游,拍照全是人头,现在整个观景台就我们几个人。”景区工作人员透露,节后日均客流量较国庆期间下降65%,但游客停留时间延长了近一倍,深度游、摄影游等需求显著增长。
年轻群体同样成为错峰游的主力军。26岁的北京白领王小姐与朋友结伴前往长沙,她表示:“国庆期间长沙的网红餐厅排队要3小时,现在随到随吃,还能悠闲地逛博物馆、听音乐会。”去哪儿网数据显示,节后第一周,90后、00后游客占比达58%,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文化体验+自然风光”的复合型行程。
错峰游的火爆,折射出旅游市场供需关系的深刻变化。携程研究院分析指出,国庆假期家庭亲子游客占比近52.4%,而节后出行群体以年轻人和银发族为主,需求差异催生新的产品形态。例如,海峡国际旅行社推出的“港澳私家小团”“日本本州6日游”等线路,通过小团化、定制化服务吸引错峰游客,首尔等免签地线路预订量同比增长120%。
与此同时,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推出错峰优惠政策。湖南吉首推出矮寨奇观、乾州古城等10余条精品一日游线路;辽宁沈阳在沈阳故宫等景区提供每日限量免费门票;海南通过“酷游海南”小程序发放100万元酒店消费券。这些举措不仅拉动了淡季文旅消费,更推动了旅游市场从“季节性繁荣”向“全年均衡发展”转型。
尽管错峰游优势显著,但部分游客也遭遇了新问题。9月30日晚,试图通过提前出行避开拥堵的广东游客陈女士,在高速路上经历了长达5小时的拥堵。“导航显示前方还有15公里拥堵,服务区泡面都卖光了。”她的经历引发网友热议:“错峰出行变‘错峰堵车’,难道聪明人也太多了?”
对此,交通专家指出,国庆假期出行高峰实际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单纯通过调整日期难以完全规避拥堵。建议游客结合目的地特点,选择非核心时段出行,或通过“高铁+租车”等灵活方式提升效率。
错峰游的兴起,不仅是消费行为的转变,更是社会心态的映射。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愈发追求“性价比”与“体验感”的平衡。55岁的退休教师张先生与老伴报名了“春日盛景·赣粤湘韵”12日旅游专列,他感慨:“以前旅游是‘到此一游’,现在更想慢慢感受风景。”这种转变,与银发族“有钱有闲”的消费升级密不可分。携程数据显示,55—70岁游客节后出游咨询量同比增长40%,他们更愿意为邮轮游、列车游等慢节奏产品买单。
而对于年轻群体而言,错峰游则成为逃离“内卷”、寻找自我的方式。在社交平台上,“错峰游攻略”“淡季旅行宝藏地”等话题阅读量超20亿次,年轻人通过分享经验构建起新的社交货币。正如网友“旅行小王”所言:“错峰不是逃避,而是用更聪明的方式拥抱世界。”当国庆的烟花散尽,错峰游者正用脚步丈量着旅行的另一种可能。他们用更低的成本、更从容的心态,解锁了“人少景美”的隐藏副本。这场由“大聪明”们掀起的旅行革命,不仅重塑了旅游市场的经济逻辑,更折射出当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再被假期束缚,不再为人群焦虑,而是在时间的缝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或许,真正的旅行智慧从不在于“何时出发”,而在于“如何出发”。当错峰游从“小众选择”变为“大众趋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产业的转型,更是一个时代对“自由”与“美好”的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