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直热 植物都“内分泌失调”了
【上海一直热 植物都“内分泌失调”了】上海植物园内,几株早银桂枝头终于冒出零星花苞,这本该在一个月前就出现的景象,如今却成了10月中旬的“奇观”。“今年上海的桂花还会开吗?”整个国庆长假,这成了萦绕在许多上海市民心头的问题。往年的中秋国庆假期,上海早已沉浸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中,而今年,持续的高温却让桂花树陷入了“沉默”。上海植物园园艺科专类园主管姚恩扬证实,今年的早银桂直到10月初才零星开花,刷新了上海有记录以来最晚开花纪录。
姚恩扬观察发现,园内的早银桂终于有了一点点开花的迹象,但非常零星。他解释,今年桂花整体花期将延后,特别是早花品种的早银桂。桂花开放的“闹钟”取决于温度,花芽膨大必须满足最低气温在20℃以下的要求。然而,今年上海经历了超长待机的夏天。气象数据显示,上海夏季从5月12日开始至今已达150天,且从目前的预报来看,夏季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上海夏季天数常年平均为134天,去年夏天长度为138天,而今年已达150天。
桂花不是唯一“困惑”的植物。上海街头,本应在春季盛开的玉兰花、蔷薇、荷花等竟然在10月同时开放,让人恍惚间不知身处何季。市民李女士在国庆假期惊讶地发现,街头绿地的紫玉兰又开花了。还有人在辰山植物园看到了盛开的广玉兰。甚至荷花也仍在开放,市民姚先生近期在公园荷花池看到,好几朵荷花开得正艳。这种不寻常的现象引发网友调侃:“迟早有一天能在滴水湖边上吃到现摘的椰子”。
植物为何会出现如此混乱的“内分泌失调”?这与持续高温密切相关。上海植物园的专家姚恩扬指出,由于季节已至但未达到桂花开花的气候条件,桂花体内积累的养分会逐渐流失,等到之后降温开花时,大部分早银桂将达不到预期的开花效果。换句话说,花早晚还是会开的,但是往年满城桂花香的盛景可能会打折扣。对于本应在春季开花的植物反季节开花,植物学家解释,一些植物在遭遇环境压力时,会启动应急机制,试图通过开花结果来延续种群。
面对这一异常现象,上海市民的反应五味杂陈。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纷纷表达自己的困惑:“上海的秋天在哪里啊?”“全国入秋都没告诉上海吗?!”更有网友调侃:“上海在入秋和入冬之间选择了入夏”,还有人戏称:“上海自从战国以后就没有春秋了”。对于桂花的“迟到”,不少市民表示遗憾。每年秋季赏桂、闻桂香是上海人重要的季节性活动,今年迟迟未开的桂花让秋天的仪式感大打折扣。天气预测显示,上海的高温天气尚未结束。周五起申城转为多云为主的天气,周六开始最高气温将升至33℃左右。
晴热的天气会延续至下周初,下周二开始午后短时阵雨回归,同时气温略有下降,但平均气温仍偏高,预计今年入秋时间将明显偏晚。气象部门的数据证实,和上世纪相比,本世纪的四季平均长度确实有了明显变化:春天长度变化较小,夏天明显变长,秋天和冬季都变短了。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植物,也对市民的生活、健康以及城市能源供应等带来多方面影响。
行走在上海街头,偶见几株反季节开花的玉兰,或是迟到的桂花零星点缀枝头,仿佛是大自然在用它们的方式提醒我们:气候变化的信号已经悄然潜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每年的桂花香成了衡量季节更替的一种情感尺度,今年它的缺席,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异常的影响。”一位市民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